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6章 仪仗队(求月票)

了缅怀和感慨。

    但所有人都明白,那个真正让人向往的苏维埃,早就死在了1991年的冬天。

    从那以后,世界上只剩下我们循着苏维埃留下的道路,一往无前。

    ……

    军艺交响乐团的指挥宋辉明,带着郑谦写出的五首乐曲,开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率领交响乐团的同学们,不断的进行演奏练习,以备即将到来的红场阅兵礼。

    在练习的时候,交响乐团的乐手们只感觉到每个细胞都在兴奋。

    他们耳边不断回荡着郑谦演奏过的音符。

    而当这些音符出现在自己手中的乐器时,那来自灵魂深处的雀跃让所有人感觉到了舒爽。

    能入选军艺交响乐团的学子,都是学校里乃至整个艺术院校都比较拔尖的乐手。

    没有人不热爱自己的事业,甚至愿意把一生都奉献给音乐。

    以往他们都在练习各种古典交响乐曲,遵循着西方国家的教科书来演奏。

    可现在,郑谦的出现,仿佛带领着他们在弯道超车。

    一首首经典的史诗级乐曲,彻底打开了他们对于交响乐最深层次的热爱,于是所有人都不再局限于西方演奏指法,一个个都开始了天马行空的创造。

    那一刻,犹如百鸟朝凤,演奏出的乐曲,不再有所束缚,让所有人都深深陶醉。

    而合唱团的同学们,除了练习交响乐曲的和声之外,对于《喀秋莎》这首歌更是发自骨子里的热爱,全团三十六位学子,就算在上课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的哼唱出《喀秋莎》的曲调。

    因为没有保密条例,学子们自由自在的哼唱,那优美的曲调和熟悉的苏联风,瞬间吸引了其他同学。

    于是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喀秋莎》宛如病毒般扩散,在每一个自习室的课堂里响起。

    这天,军艺院长楼庆春来到学校,与政委董自强汇合,准备就上半年的工作开展会议工作。

    忽然,操场上传来了热烈而整齐的合声。

    虽然会议室距离操场有很长一段距离,但因为合声参与人数太多,声音大到竟然传到了这里,现场的导师、主任们都皱起眉头。

    楼泽见状,正准备去关上窗户,却见坐在主椅上,穿着中山装,头发灰白却打理的一丝不苟的父亲楼庆春,轻轻摇头。

    于是楼泽便作罢,重新回到了会议桌前。

    此时,会议室里一片安静,现场十多位学校主要领导都没有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