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1章 投资理财(求月票)

的在“茅台”上画了一笔。

    “这……买茅台?能行?”

    张扬有些疑惑,他在华尔街工作了四五年,在国内这几年,也收获了大量的见识,这些经验汇总在一起,告诉他,投资茅台,不可行。

    国内市场不知道,但国外市场,古往今来都没有这么玩的。

    “茅台2001年刚上市的时候,发行价31.39元一股,首日的开盘价是34.51元一股。”

    张扬拿出了茅台的股价涨跌图,“茅台上市时的涨幅并不大,2003年的时候,甚至一度跌至22块一股,虽然这两年涨幅稳中有升,但现在,也不过才涨到34元一股,和最开始的开盘价差不多……”

    34元一股,和后世动辄两千三一股的价格来说,简直就TM是撒钱啊!

    郑谦坚定的指着“茅台”二字:“投它!买的越多越好,而且要像巴菲特一样,永不卖出!”

    “巴菲特?”张扬有些疑惑。

    “哦,我认识的一位朋友。”

    郑谦回过神来,这个时代虽然也有股神,但貌似不叫巴菲特,于是便改口道:“一位炒股高手!”

    张扬赞叹道:“的确是个高手,能喊出永不卖出这句话,就证明了这位朋友的厉害,好股票,长期持有是很重要的……不过,这个茅台,数据上来看,涨幅不大啊……”

    他指了指自己列出的一些股票,比如保险业、牛乳业和一些电器品牌,这些股票涨幅都比茅台要高得多。

    郑谦却摇头,坚定不移的指着茅台。

    张扬无奈,点头答应。

    随后,他便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按照郑谦的吩咐,在34元一股的价格上,小试牛刀,前前后后买了一百万股。

    虽然花费了三千多万,但张扬手中却还有至少一个亿的资金可以使用。

    于是张扬便开始按照郑谦的思路,在辞职创立“谦华”私募基金后,开始在科创产业发力,投资一些新兴产业,购买一些潜力股份。

    当然,为了保底,张扬还会帮助者郑谦四处投资房产。

    张扬本人除了固定年薪之外,每年还会享受1%的企业分红,随着任职时间的增加,分红比例会逐步上升,理论上最高可以拿到10%,为了这个比例,张扬自然是铆足了劲干活。

    不过,人一旦有了见识,看不看得上这10%,还不一定。

    像是张扬这样的理财高手,积累了经验和资本后,大多都会在中途跳槽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