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分歧的继任者们,经过一番探讨后,终于有一只个体冒出了一个想法。
“我们以往都是使用电磁波来实现对敌人的观测,但奇星枢纽却可以做到百分百的完全透光,不会干扰到光路使其偏转,在任何使用电磁波的雷达中,它就是不存在的事物。”
“基于这样的思路,我想问,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依赖电磁波?我们为什么不能使用其他类型的波来作为雷达波,获悉奇星枢纽的位置?”
一连串的反问,让其他继任者茅塞顿开,思维活络。
“那用什么波比较合适?”
“引力波。”
……
引力波巨构,在门世界战场同协调会交战期间,由初率领的采集者集群开发出来的巨构生物,与涟漪巨构同一时期开发。
但引力波巨构并不得到重用,因为对采集者来讲,电磁波雷达已经够用了。
二者传播的速度都是光速,而电磁波相对于引力波,用来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消耗的能量要低很多。
就性价比而言,二者的功能一样,但电磁波雷达可以做到体积更小方便携带、耗能更低、可操作性更强等诸多优点,让采集者们失去了开发引力波的兴趣。
所以,引力波巨构在被设计出来后,除了第一个样品的巨构外,采集者们就没再怎么构建了。
如今,这个巨构设计再次被继任者们从脑海中的知识里翻出来,并加入现有的想法对其改造,用来侦测大毁灭的奇星枢纽的位置。
被修改设计后的引力波巨构,原理不变,仍然是通过内部管道往返的光路频率变化来获悉引力波,但引力波巨构的外观变了,不再是三根互为垂直的光路管道,而是一个球体,这个球体上存在着许许多多如竖井般的光路管道,且统一采用低频射线,对引力波侦测的灵敏度倍增,更能适应宇宙空间这种无上无下环境的侦测。
体积也比旧有的引力波巨构放大了三倍,这样可以侦测到尺度更大的引力波。
最后是,复数的引力波巨构组成引力波雷达阵列,让引力波巨构对引力波的观测精度再上一个台阶。
“真的能行吗?”继任者中有个体不安的问。
集群挑选了一处恒星残骸开采物质,脱离超光速状态。
不过,这次的重点不是开采物质,而是要测试看看,引力波探测对奇星枢纽究竟管不管用。
如果没有用,那就意味着,继任者们构建引力波阵列消耗的物质资源
“我们以往都是使用电磁波来实现对敌人的观测,但奇星枢纽却可以做到百分百的完全透光,不会干扰到光路使其偏转,在任何使用电磁波的雷达中,它就是不存在的事物。”
“基于这样的思路,我想问,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依赖电磁波?我们为什么不能使用其他类型的波来作为雷达波,获悉奇星枢纽的位置?”
一连串的反问,让其他继任者茅塞顿开,思维活络。
“那用什么波比较合适?”
“引力波。”
……
引力波巨构,在门世界战场同协调会交战期间,由初率领的采集者集群开发出来的巨构生物,与涟漪巨构同一时期开发。
但引力波巨构并不得到重用,因为对采集者来讲,电磁波雷达已经够用了。
二者传播的速度都是光速,而电磁波相对于引力波,用来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消耗的能量要低很多。
就性价比而言,二者的功能一样,但电磁波雷达可以做到体积更小方便携带、耗能更低、可操作性更强等诸多优点,让采集者们失去了开发引力波的兴趣。
所以,引力波巨构在被设计出来后,除了第一个样品的巨构外,采集者们就没再怎么构建了。
如今,这个巨构设计再次被继任者们从脑海中的知识里翻出来,并加入现有的想法对其改造,用来侦测大毁灭的奇星枢纽的位置。
被修改设计后的引力波巨构,原理不变,仍然是通过内部管道往返的光路频率变化来获悉引力波,但引力波巨构的外观变了,不再是三根互为垂直的光路管道,而是一个球体,这个球体上存在着许许多多如竖井般的光路管道,且统一采用低频射线,对引力波侦测的灵敏度倍增,更能适应宇宙空间这种无上无下环境的侦测。
体积也比旧有的引力波巨构放大了三倍,这样可以侦测到尺度更大的引力波。
最后是,复数的引力波巨构组成引力波雷达阵列,让引力波巨构对引力波的观测精度再上一个台阶。
“真的能行吗?”继任者中有个体不安的问。
集群挑选了一处恒星残骸开采物质,脱离超光速状态。
不过,这次的重点不是开采物质,而是要测试看看,引力波探测对奇星枢纽究竟管不管用。
如果没有用,那就意味着,继任者们构建引力波阵列消耗的物质资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