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1章 王妃请“上阵”

力,羿栩并不怀疑,毕竟他曾经差点就兵败被俘,是晏迟计挽败局,保住了他的项上人头,但羿栩却还是要听晏迟这回毛遂自荐的理由。

    “一则,此番九地兵叛,虽不能再以恩服必须施以威镇,然若是因此造成过大的伤损,军备便会大受创折,多年以来,官家养兵备战的努力便有如付之东流,虽说平定了内乱,可于辽国而言,他们仍有趁虚而入的良机,辽国势必不会再给予我朝平乱后休养生息的时机,故而,镇守关塞的精锐,不能有任何折损,平乱需调集禁军。

    另则,臣虽奉圣令安抚治下军民,羿枚等叛部必会反驳,臣有把握,能以最小的伤耗先创叛部,如此一来安定之地的军民便会相信臣之测卜,认定叛部必败,无人胆敢附逆,官家仍得人心所向,叛部难得另外的支援,军心必乱。”

    羿栩有了几分意动。

    可是如此重要的军事行动,当然是要召集殿议,与政事堂诸位相臣先行协商的,沈炯明等人,也当然不会认同。

    让鄂举、辛坦之分讨叛部,尚还不算要紧,毕竟鄂举原本就得襄阳军的拥戴,早就是公认首推的战神,立不立军功,于鄂举而言收益不大,反而会让天子更因功高盖主则心生忌惮,平乱之后,多半会再收回鄂举的军权,将其闲置。

    至于辛坦之,就更不会发愁了,他的兄长辛怀济本就位及枢相,哪怕天子对辛氏一门并无猜忌,按照惯例,也不可能调辛坦之回朝让其参议军政大事,辛坦之镇守的砀山本是要紧的,可而今山东义军一门心思尽在于和辽国旋斗,并不会对大卫构成威胁,在沈炯明等看来,辛坦之这边关守将之职,其实已经名存实亡,形同鸡肋。

    但晏迟就大大不一样了。

    他要是因为这回平乱立下勋功,就会赢获所有军锐的尊崇,彻底摆脱近幸宠臣的谤质,俨然成为文武兼全、国士无双的朝廷栋梁,地位只怕再也难以撼动!!!而天子既然召集政事堂商议此事,说明对元务墉的指控根本就没听信一字,等晏迟平定了九地叛乱,再装模作样的把军权一交,天子哪里还会相信晏迟居心叵测?

    这一步,不能让!!!

    可是要怎么阻止呢?

    沈炯明搜肠刮肚一番,也想不出个驳谏的理据来,只好让兴国公去打一张亲情牌。

    司马权也只好硬着头皮去见天子。

    “晏无端若是再得威势,理当会趁机追讨我为这起兵变的罪魁,势必将司马一门彻底摧毁,届时官家哪怕想要庇全,可……晏无端不仅争得民望,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