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并州风云 第七十九章三道政令

    崔林看着面前这个比自己小了近六七岁的青年人,内心波动万分。

    从刚刚一进来,韩成那双好似能看穿一切的眼眸,让崔林为之一颤;

    自己的借势之举,韩成只是默默的看着,并且在嘴角始终挂着一丝微笑。崔林知道的,这是和韩成彼此间的心照不宣。

    在韩成直接任命自己为阴馆县县丞之时,崔林才真正的发自肺腑的感激道:“谢主公!”

    虽然只是一县之县丞,但在崔家的小辈中,也只有寥寥几人能压自己一头,自己的母亲也会因为自己而受到更好的待遇。

    这才是崔林的内心深处真正的感激之处。

    同时崔林的一句主公,也让韩成内心中稳了许多,不错的青年,懂得知恩图报。

    ......

    韩成喜得如此大才,便告别了崔家崔密,带着黄金和崔林,趁着袁绍还没反应过来,便率领青龙营士兵直接返回到了常山郡。

    待韩成回到常山郡后,下了三道政令:第一道政令是凡是想拥有土地者,皆可经常山郡向北走到代县后转到并州雁门郡。

    那里有大片的土地空了出来,只要在雁门郡登记的成年男子,皆可获得三亩中等土地,同时女子老人和孩子也会按照规定分得土地。

    雁门郡内需要耕种的土地已经不多了,想去的人先常山郡各县县衙报名,可在几日后跟随韩成的大军回并州雁门郡。

    这道政令一下,顿时在常山郡的百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常山郡内的百姓,有很多是前几年逃过来的流民,可能带着黄金细软,妻儿老小,但绝对不可能带着土地。

    没有土地,一直是这部分人的心病,当韩成的政令一出,这些心道:不管是哪里的土地,只要是土地,我们就要。

    于是乎,此政令下达的第一天,便有五千多户百姓踊跃报名参加几日后的迁徙。

    第二道政令是在常山郡全郡募兵。

    凡是符合奋武军标准的成年男子,皆可从军;从军待遇和从前一样,依旧丰厚,但又加了一条,从军者可在雁门郡内获得一亩下等土地。

    此证令一下,间接地推动了第一条政令,更有一大堆常山郡百姓将自己在常山郡的几亩薄田卖了,举家迁徙到雁门郡。

    第三道政令是常山郡大量接收各地流民,只要是流民,无论老幼年少,常山郡均可接收。韩成秉承一个原则,那就是:人口是一切的根本。

    三道政令一下,几家欢喜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