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四章鹿门书院

的沮授,对天子都如此尊敬,看来自己的成帝之路,还很长啊。”

    嘴上却对着沮授严肃地说道:“天子的身份再尊贵,在我的心中也比不上为我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为了这群兄弟们,天子我也是可以放弃的。”

    沮授听着韩成的话,一脸着急的样子。

    用眼光不断的在韩成和汉献帝的车驾之间来回扫视,好像要告诉韩成:“主公慎言啊,天子还在车驾里面。”

    韩成看到沮授的眼神,明白了沮授的意思,心道:“我就是说给天子听的。”

    见沮授如此着急,心中大喜,真是一个处处为自己着想的长史啊。

    便一本正经的对沮授问道:“长史,此番情况怎么样?”

    沮授见韩成问到了正事上,怕韩成在乱说话了,赶紧回道:“主公,李傕已经率领三万大军进入了洛阳。按照我们现在的速度,估计我们到达颍川郡之前,是见不到西凉军的身影了。”

    韩成听到这里,说道:“好!让兄弟们的速度再快一点。争取天黑之前,到达宛城,喝酒吃肉。几日后,我们也许会有一场大战。”

    ......

    在司州,豫州,兖州等中原地区,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天下人才出颍川,颍川人才出鹿门。”

    这句话的前半句说的是天下的人才,大都出自颍川郡。

    颍川郡,是大禹的故乡,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首都所在地。

    第一个朝代所选的首都,肯定是最好的地方,因为没人争,好地方可以随便挑。

    此后的秦汉两代,颍川郡一直是大郡,是京师洛阳之外的人口最多,最为繁华的地方。

    与此同时,颍川郡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比较出名的家族就有荀氏,郭氏,钟氏,许氏,陈氏,黄氏,诸葛氏等等,可谓是人才辈出,数不胜数啊。

    在人才济济的颍川郡之地,说起才学,定会想到一个地方—鹿门书院。

    这也是这句话后半句的意思,说的是颍川郡的青年才俊,大多出自于鹿门书院。

    鹿门书院,在鹿门山中,因山的得名。

    其创办者为当世的三大名士—庞德公,司马徽和黄承彦。

    三人皆是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且淡泊名利之辈,因为担心自己的一身所学断了传承,故而在鹿门山中立院授学。

    庞德公,荆州襄阳人,除了学识渊博之外,还善长抚琴与观星之术,诸葛亮的观星之术,便深得其真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