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415章 雕版印刷

政治觉悟普遍低下的武将,以及开口闭口圣人如何如何,暗地里男盗女娼的文官,外戚和宦官更忠诚于皇帝,对皇帝而言更为可靠。

    至于历史上,封建王朝为什么总会向文官主政的方向发展,则是因为:比起手握兵权的武夫,身份尊贵的外戚,以及日夜伺候在皇帝身边的宦官,文官所能造成的恶劣结果,相对不会太过糟糕。

    ——毕竟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嘛············

    武夫可能仗着兵权拥兵自重,外戚可能凭着身份动辄废立,宦官则出于生理原因造成的心理缺陷,往往会比较偏激。

    与这几个群体相比,整天之乎者也,满口仁义道德的文官士大夫,显然更容易掌控。

    文官掌控的朝堂,也更容易被能力不怎么样的帝王轻松掌控住局面。

    现如今,汉室武夫阶级位高权重,但终归是在缓缓下降;外戚虽然还靠不太住,但东宫太后外加汉室‘以孝治国’的国策,也勉强能起到外戚的作用。

    正所谓椅凳最少三条腿,对格局的制衡,也起码需要三方互相制衡。

    如今武夫有了,外戚也有了,这第三方势力,刘弘选的便是宦官。

    原因也很简单:一来文官掌政,几乎只能仰仗‘人多势众’的儒家来完成,可即便刘弘撇开个人情感上的厌恶,此时的汉室,也不符合儒家进入朝堂的时代背景。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文官集团逐渐发育起来,成为汉室政坛‘三足鼎立’其中的一方,起码也得是五十年后,刘弘的继任者临朝。

    在这种情况下,先选一个可堪一用的群体作为过渡,也算是顺理成章的事。

    ——历史上,以宦官作为制衡工具的皇帝,几乎不比看不透生死的修仙者少到哪里去。

    这二来,便是刘弘的一点点私心了。

    特务政治,用过的人都说好!

    相较于独立性更强的文官、武夫,宦官群体对皇权的依赖性,显然高了不止百八十条街。

    毫不夸张的说:东方朔那句‘用之则为龙,不用则为虫’,其实放到宦官群体身上才是最合适的!

    武夫势大,皇帝就算想要杯酒释兵权,也终归需要费些功夫;文官乱政,也是一幢麻烦至极的事。

    但如果是宦官出了问题,那无论皇帝有多么草包,也还是能一语定其去留,乃至于生死!

    忠心、可靠,能力够用,又不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麻烦,这样一个群体,没有任何一个皇帝能抵挡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