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潜力。
原因无他:人丁繁盛,后继有人而已。
“若是后宫何良人生下皇长子······”
“不,只需诞下龙子,何氏外戚······”
考虑到这个可能性,柴武已经不敢想象这种情况发生之后的状况了。
——万一何氏真能成为后族外戚,那即便何氏不会成为下一个吕氏,也绝对不会相差太多!
对于吕氏外戚,除了最后哪一出不知真假的‘密谋造反’之外,柴武的感官都是相当不错的。
而对吕后一生的所作所为,柴武唯一略有诟病的,也就是遍封诸吕为王侯这一点。
除此之外,吕后所做的一切,都几乎完美的扮演了太后在‘皇帝年少登基’时,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完美诠释了‘如何做好少年天子的太后’这一千古难题。
总的来说,吕后的一生在柴武看来,还是功大于过,瑕不掩瑜的。
带着这种‘后族还是强盛一些好’的认知,柴武对何氏这个极具潜力的外戚,情感上自然也是偏向于友好。
除了这些客观、宏观层面上,单纯为汉室社稷的考虑之外,柴武对何氏外戚略有示好之意,也有一点点个人原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此战过后,柴武就要转文职了······
很简单的道理:柴武如今身彻侯之爵,食邑近五千户;又居大将军之职,秩中二千石!
五千户的食邑,再加上大将军这个如今军方最高将领的官职,柴武无论是从爵位,还是从官职,都已经近乎到了‘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的地步。
而马邑一战,连校尉舒駿都预定了食邑二千户的彻侯之位,作为主帅的柴武,赏赐自然也不会底。
如果一切顺利,柴武战后的赏赐,大概率就是食邑溢封三千户左右。
至于官职,那就真是升无可升了······
当今汉室,比大将军高的职务,就剩下三公了!
而太尉已经被刘弘明言罢设,丞相又已经被北平侯张苍预定,能留给柴武的,也就剩下个御史大夫的位置。
——就这,都还得等到张苍升任为丞相之后,御史大夫的位置空缺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柴武已经确定要转为文职,步入朝堂。
为了以后做打算,柴武自然要向可能成为后族的何氏外戚表示表示亲近,留点香火情。
既然即将离开军队,柴武自然也要在军中留些人脉,好
原因无他:人丁繁盛,后继有人而已。
“若是后宫何良人生下皇长子······”
“不,只需诞下龙子,何氏外戚······”
考虑到这个可能性,柴武已经不敢想象这种情况发生之后的状况了。
——万一何氏真能成为后族外戚,那即便何氏不会成为下一个吕氏,也绝对不会相差太多!
对于吕氏外戚,除了最后哪一出不知真假的‘密谋造反’之外,柴武的感官都是相当不错的。
而对吕后一生的所作所为,柴武唯一略有诟病的,也就是遍封诸吕为王侯这一点。
除此之外,吕后所做的一切,都几乎完美的扮演了太后在‘皇帝年少登基’时,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完美诠释了‘如何做好少年天子的太后’这一千古难题。
总的来说,吕后的一生在柴武看来,还是功大于过,瑕不掩瑜的。
带着这种‘后族还是强盛一些好’的认知,柴武对何氏这个极具潜力的外戚,情感上自然也是偏向于友好。
除了这些客观、宏观层面上,单纯为汉室社稷的考虑之外,柴武对何氏外戚略有示好之意,也有一点点个人原因。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此战过后,柴武就要转文职了······
很简单的道理:柴武如今身彻侯之爵,食邑近五千户;又居大将军之职,秩中二千石!
五千户的食邑,再加上大将军这个如今军方最高将领的官职,柴武无论是从爵位,还是从官职,都已经近乎到了‘赏无可赏、封无可封’的地步。
而马邑一战,连校尉舒駿都预定了食邑二千户的彻侯之位,作为主帅的柴武,赏赐自然也不会底。
如果一切顺利,柴武战后的赏赐,大概率就是食邑溢封三千户左右。
至于官职,那就真是升无可升了······
当今汉室,比大将军高的职务,就剩下三公了!
而太尉已经被刘弘明言罢设,丞相又已经被北平侯张苍预定,能留给柴武的,也就剩下个御史大夫的位置。
——就这,都还得等到张苍升任为丞相之后,御史大夫的位置空缺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柴武已经确定要转为文职,步入朝堂。
为了以后做打算,柴武自然要向可能成为后族的何氏外戚表示表示亲近,留点香火情。
既然即将离开军队,柴武自然也要在军中留些人脉,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