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05 仗义执言

天工,赏心悦目亦妙趣横生。

    早晨十分,高门大族门外仅有家丁婢女在活动,换上了燃烧一夜的红烛,洒扫庭院,清洁石狮,敞开大门,为主人家做好一切准备。

    偶尔看到一两家的公子,早早抱着书本,乘车赶往夫子庙方向。

    夫子庙始建于前朝,乃是当初江苏学政,为弘扬学习风气,为国培育治国良才为主要目的,起初只有学宫,坐落于秦淮河岸,后有又尊孔大家,在学宫旁建造夫子庙,香火供奉,旨在让学子学习先贤,但凡外来学子必然百汇,至此香火鼎盛。

    夏朝,女性地位低下,凡学习必先招西席,于家教学,主修女训之类,男子则均赴学宫,广修经国治世之学,各有侧重。

    当然,学宫虽大,要求却甚多,且考学严格,加之学费甚巨,唯有豪门大族,可以支付得起,一般学子只能去一般的书院学习。

    因为考学难度极大,竞争尤为激烈,许多贵族子弟,难以通过学宫考学,却又不屑于普通书院,便主动招请西席,尤其是有名的西席先生,重金聘用,至此沽名钓誉者多也。

    行来一路,林阳就看到了不止一家,挂出了招聘西席的帘子,价格从数十两银钱到数百两银钱不止,可见这个年代先生之抢手。

    豪门贵族,看重格局风水,靠近老东门中部,大族气象越甚,几乎都是攀比,修建府邸似乎是不甘屈居人后。

    倒是那些官员的府邸,反而显得有些低调,夏朝官员的府邸制式规格乃是有法令规定,虽说可以扩建,但也有着规格限制。

    倒是许多商贾,古来书香门第,府邸修建,精美绝伦,常常将官宦家庭比了下去。

    当然,这也有例外,若商贾大家有人入仕,便没有可官位限制,可以依律扩建,审查时也不会计入。

    最好的例子,便是金陵府府尹南宫望,南宫家世代有人出仕为官,本身还掌控着大量的布匹生意,南宫府邸修建气派恢宏,甚至于压过了本身江苏总督苏伦的府邸。

    在这一条街上,唯一能压其一头的,便只有延续前朝的望族李家,李家世代从商,布匹成衣生意,占据了整个南方市场五成份额,是当之无愧的龙头。

    占据了整整四十年金陵商会的会长位置,就算是在内乱期间,李家也一直屹立不倒,直到洪家异军突起,以更优秀的染色,取得了两次皇商,也不至于能取代李家成为金陵商会龙头。

    加之李家人才凋敝,到了这一代更是人丁不旺,李家内部尚有分歧,家主一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