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85 压制与反弹

也还没有达到自动化时代的那种时候,混凝土的水坝建筑等等还需要时间来摸索,但这一切都必须依靠着稳定的社会环境。

    而按照林阳的想法是,若是能搞出来水泥,到时候便像开始修路,只有做出一些示范性的样点,这样一来才会促进当地的其他人加入进来。

    当然,艾周的设想现在还是有些超前,目前首要应该要做的,还是完成检籍,让国家看到检籍之后的成果,从而得到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逐步在进行推行。

    就拿宋代的王安石变法来说,之所以会失败,主要的原因便是触及到了士族门阀的利益,当时的大地主就像如今的江苏一样,兼并土地,使得百姓失去自己的生计,只能成为这些人手下的劳力。

    这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国家税务,税务不足,便只能从劳苦百姓头上继续加税,久而久之,社会矛盾就会变得日益突出起来,生存是人必须要做的事情。

    百姓为的局势能活下去,而想要活下去,在这个时候,必须拥有土地,可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无权无势,官员和当地的士绅勾搭成奸,将百姓手中的好田以各种手段买走,剩下的部分,只是那种条件不好的薄田和土地。

    薄田不产粮,粮食都不够自己吃,如何缴得起税收,虽然已经是轻徭薄赋的局面,但这种局面依旧显示出了无力。

    吃不饱这个社会矛盾一旦加重,距离国家兴亡也就不远了。

    林阳对震泽县进行检籍,检籍出来的百姓,虽然有了一些田地,但现在已经入秋,没有继续的耕作,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来源,只能坐吃山空。

    而林阳以收缴而来的脏银作为税收,修筑道路和水利设施,为来年的农耕积累底蕴和力量的同时,让这些人不至于无事可做,有事情做,有饭吃有钱拿,就闹不起来。

    按照以往的许多官员的做法,要想进行基础建设,基本上都是采取劳役的方式,国家规定每户人家丁壮每年都要服役二十天左右,这是免费劳动,百姓得不到切身的好处,自然没有那种积极性。

    做事没有积极性,相应的工作效率就上不来,这样一来工程就会推迟,推迟了之后为了加快工期,为了所谓的政绩,那些官员只能选择压榨百姓,久而久之民怨四起,国家危在旦夕。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却很实在。

    皇帝一人坐在金銮殿上,就算是在贤明,却也无法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难免有着瞒上欺下的官员存在,一旦民怨积累足够,爆发出来的时候,就算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