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533 不罢休


    “我看,大夏皇帝就没有和我们结盟的意思!”李成敏和丞相登上马车,将皇帝的话转述给了丞相,丞相和李成敏可不同。

    无论如何,高句丽在前朝,从一开始道最后,都是大宋的藩属国,甚至于因为被统治了三百多年,导致高句丽基本上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一切都是使用的大夏的文字。

    就连国家制度其实也都是照搬大夏的治国方略,作为丞相,这位老人自然是熟读各种典籍,大夏的许多优秀的治国方略,自然也是广泛的涉猎。

    虽然李成敏因为愤怒,并没有完全将皇帝的话记下来,但也记下来了前两句。

    “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作为著名的治国理念,丞相自然是知道的,而得之晃得说的是这几句之后,丞相面色也瞬间变得有些难看起来。

    “相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句话有什么玄机吗?”李成敏看到丞相的面色不对,顿时也是问。

    虽然李成敏不怎么喜欢大夏的问话和各种知识,但是他不得不承认,高句丽越是想要将大夏对他们的影响摘掉,那种依赖就显得尤其明显。

    尤其是治国方面,几千年大夏人摸索出来的帝王心术,根本不是他们这样的小国家短时间内能学到精髓的,在此之前他们只是作为藩属国年年上贡,然后有着大宋出兵庇护。

    也就是大宋倾覆之后,他们才生出了自立门户的想法,也乘着大夏内耗的时候,成功将自己从大夏藩属国的范畴之中摘了出去。

    这二十多年来,高句丽一直想要摒弃大夏的各种理念和文化思想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怎么可能短时间内取消掉。

    单单是国内资源供给这一点,都是他们能解决的问题,百姓的日子过得勉勉强强,虽然能维持,但绝对算不得上好,除了皇室和官员,百姓基本上都处于温饱线上挣扎。

    当然,对于这样的小国家而言,只要百姓闹不起来,和皇室就没有多大关系,这也是为何大夏这一片土地上,间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朝代更迭,但在小国家可能性却是不大。

    国家小,掌控力就更强,因而小国家一个王朝的延续时间往往比大国普遍要长得多。

    但时间长也没用,就比如高句丽,在大夏之前,就算是在王朝更迭的过程之中,面对任何一路藩王或者勤王大军,他们都毫无还手之力,甚至于一度成为大夏东北地区招募壮丁的地方。

    也就是大夏太祖皇帝走得太突然,以至于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