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6章 峰回路转

朱标,而不再是他。

    他会不会错判民情,冤枉良民,放过罪人,错杀功臣?大明的臣子会不会服从他?大明的百姓会不会爱戴?

    朱标不知道自己用心良苦,在为他扫清障碍,可是朱标这种明辨是非,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不也是一个帝王应该具备的品质吗?

    他难道连朱标这种宝贵的品性也要一起清除吗?

    想到这里,朱元璋转过头来看着朱标,平静的问道:“另一条理由呢?”

    “钦天监的星变之说更难以服众。”

    “天道主宰众生命运。天赋秉性,贫富贵贱,生死病老,生之注定,不可逆也。你自幼跟随李太师学习儒学经典,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难道太子忘了吗?”

    朱元璋的眼神又变得犀利起来。

    “父皇,儿臣不敢忘。但李太师……”

    “既然你都没忘,李太师更知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乐夫天命复奚疑!李太师会安然接受天命,不会有痛苦的。你等旁人为何还在这里为他做无谓之争?”

    “父皇,星变预示要降罪一个大臣,可这个大臣未必是李太师。”

    “那是谁?”

    “儿臣不知。儿臣只知人世尚未定论李太师有罪,天命又怎会无端降罪于他?”

    “李太师当然有罪,胡惟庸造反之时,他就无法脱罪。但朕念在他年事已高,又曾为朕打下江山,方才免他一死。如今连他的家奴都要告罪于他。你说难道不是天命要亡他吗?”

    “父皇,胡惟庸造反之时,儿臣也曾与李太师长谈。他并未与胡惟庸有半点牵连,虽然胡惟庸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但他只是看中了胡惟庸为官的才干,平素里少有往来。除了在朝会上相见,他们私底下也就是过年和寿诞才会相互走动。至于送礼,也仅仅相互馈赠薄礼,并无贿赂之嫌。”

    “你怎可信他一面之词?”朱元璋不自主的提高了音量。

    他的克制就像烧水壶的壶盖,当水沸腾的时候,总是轻而易举就被顶开。

    他恼怒于自己三番五次地教导,朱标竟然还是如此轻信于人。

    “父皇,请息怒!”朱标毫不退缩,“儿臣不会相信他的一面之词,儿臣相信的是人性。请父皇想想,李太师如果和胡惟庸共同谋反,他能得到什么?”

    “当年李太师与父皇出生入死,攻城略地,曾多次救父皇于险境,他的功勋可比汉代萧何。他处尊居显,封公封地,带金佩紫,可谓是位极人臣,身名俱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