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9章 陷入困境

而易举的容忍了与他的原则相违背的事物。

    侍卫受宠若惊,他的猜想——抓住了两次补过的机会,准确的令他难以置信,并且立竿见影得到了回报。

    何福笑咪咪地看着侍卫把信码好,又被端端正正地移动到案几的右上角,一切都是那么的让人愉快。

    “很好,你先下去吧。”

    何福没有吝啬给出夸赞,他知道他给予的越多,得到的也会越多,这是他的一个处事原则。

    这些信不就是从天而降的馅饼吗?

    又过去了五天,燕军和南军都从他们的角度期望着事情有所进展,可是一切就如五天前一样,没有任何改变。

    朱棣没有等来召回徐辉祖的皇命,徐辉祖也没有等来朱棣的应战书。

    同样是等待,两军的处境却大大不同。

    南军如鱼得水,供给充足,适应环境。

    可是来自北方的燕军却因为四月的宿州向他们充分展示的独特南方气候而痛苦不堪。

    这种展示非常不友好,不肯轻易接纳外人,甚至带上威胁的意味——不能通过考验,就尽早滚回北方去!

    燕军士兵已经开始出现由于暑热而引起的早期症状,胸闷、头晕、四肢无力。

    沉重的盔甲早已被骑兵丢弃,就算身上被捅成马蜂窝,他们也不愿把一堆铜铁挂在身上。

    幸亏道衍的先见之明,透气凉快的棉布粗衫从市集被运送至营地,否则士兵只能像野人一样,穿着裤衩穿梭于营地之间。

    衣服的问题得以解决,但身体要适应水土则需要一段时间。

    朱棣最缺的就是时间。

    靖难之役转眼就快三年了,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战争要是再拖延数年,物情民怨,他将尽失民心。

    这一年来,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时常涌上他的心头,他已经不像起事之初那样信心十足,坚定不移。

    他也想到过退缩和放弃,尤其是在午夜惊醒梦魇萦绕之时,先皇戳着他的脊梁骨咒骂,用鞭子无情抽打。

    “大师,已经五天了,徐辉祖怎么还在营地里?”

    几颗汗珠艰难地趴在朱棣的脑门上,随着他聚拢眉头,顷刻间就要坠入深渊。

    “那些信已经到皇上的手里了吧?怎么宫里一点动静也没有?”

    “殿下,我们需要耐心。如果我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方法,就不要急躁,等待结果吧。”

    道衍摇着大蒲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