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番外第21章 平定日韩


    九月下旬,公孙家的船队又短暂地稍作补给休整,便准备从对马岛继续启航,南下到邪马台靠岸。

    ……

    时间线回溯到大半个月之前。

    南线战场,后世的九州岛一带。

    早在八月二十日左右,甘宁的部队终于在鹿儿岛以及南九州站稳了脚跟。

    甘宁的船队,是仗着纬度航行法、先从舟山群岛往正东航行、随后利用观察海云及军舰鸟找岛引航、沿着流虬群岛最北段的三分之一,慢慢摸索航行到后世曰本本土的。

    在大陆上站稳脚跟后,甘宁还真就花费了比预期多得多的时间,才能继续往北推进。

    主要是农历七八月份,东海上还是有风浪的,哪怕避开了台风,普通的风浪也不好受。颠簸久了船肯定会有损伤,抵达陆地后就得想办法休整修理。

    如果是在有成熟人类文明定居的区域靠岸,这种补给就会很快,可能也就七八天搞定了。

    但谁让甘宁是在一个完全没有国家统治、只有原始部落存在的蛮族地区登陆呢。当地原本没有任何港口码头设施,也没有造船修船的场所、工具、工匠。

    甘宁的从零开始,先自己派人用小船上岸伐木采石、搭建临时栈桥。

    甚至要在岸上赶造一个临时殖民点,把船上带的车木棍简易车床和水轮锯木机都搬上岸,再放下一批水手临时转为樵夫木匠,制造船用板材修船。

    甘宁也不知道继续往北会遇到什么文明、何种程度的抵抗,总不能冒险开个破船就继续推进。

    这种感觉,就跟哥伦布第一次抵达古巴的时候差不多,得从零开始种田建设,稳着探索。这么一算,耽误半个多月绝对是正常的,没有人能指责他的谨慎。

    好在休整修船的这段时间,甘宁也没闲着,派出了侦察部队在岛上搜索情报,了解当地部落。着实拿到了很多可靠信息。

    甘宁来之前,他对这儿的认知几乎是空白的,他曾经想过从无所不知的李丞相那儿得到更多提点教诲,但李素也非常识趣地没有多说。

    因为李素知道,虽然他前世看过几眼所谓的曰本古代史,但那些东西显然是不可信的——按照《曰本书记》和《古事记》,早期天皇的事迹基本上就是神话,捏造度绝对比中原的三皇五帝还要高出数倍。

    欠史八代就不说了,哪怕是从最早有考古物证佐证的年代算起,最初三四百年的历史也是扯的。

    按照曰本人的说法,毫无考古可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