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七章 城市是有光的

    而《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的“电冰箱理论”,就是找不到证据。

    电影中无论江亚杀了多少人,干了多少坏事,始终没有证据,甚至大大方方走到警察面前自首,警察都没能把他怎么样。

    这样的设定非常“刻意”。

    当然这样的设定对于犯罪电影来说,是刻意为之的,也是常态,包括《七宗罪》也是这样,电影中方木和米楠他们死活找不到江亚的犯罪证据,就是在于此,使其成为推导全片的动力。

    要不然你说如果江亚这在第一次犯罪的时候就让警察有了充足的证据,那电影还拍个什么?毕竟凶手在第一章回的时候就已经被抓到了,甚至连主角方木都不用出场了。

    所以说,这样的设定,是为了追求情绪铺陈而来的牺牲。

    就像方木,为着某种理想,甘愿把自己耗尽,最后却发现,这从一开始就是一场不公平的交易,付出一切后所得到的,不过是用失去换来的,并且在这场交换中,还搭进去了自己。

    但没有办法,因为他是警察。

    回到《笑傲江湖》任我行的那句话,对比下来颇有感触,或许这个城市,已经沿着“城市之光”的逻辑而演变成罪恶之城,我们还会相信,这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这个城市中的深层逻辑,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因为连任我行这样的人物都不敢说江湖可以沿着他的规则发展,更不要说一名为了“暴力私欲”而妄图左右城市的连环杀手了。

    要证明这一点,就必须要深入黑暗,而信仰暴力的人,最终也会栽在暴力面前。

    所以,方木变成了“城市之光”。

    “这是个美好的世界,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这句话,出自著名犯罪电影《七宗罪》,在这部黑暗且暴力的电影中,以布拉德·皮特的一声枪响而结束,电影是悲观的,但还有摩根·弗里曼这句话,但他后面话却是:“我只相信后半句”。

    “这是个美好的世界,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我只相信后半句。”

    其实就是导演大卫·芬奇通过演员摩根·弗里曼之口告诉观众,在一片泥淖的世界里,人都惨成那样了,他还是相信正义的存在。

    天才有时候,并不会死于万众敬仰,也许会死于寂寞;罪犯有时候,并不会死于道德惩罚,也许会死于力竭。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后半段,回想起之前方木与江亚在审讯室里的对赌,我们可以发现,是方木输了,他变成了“城市之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