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震动

并在不久的将来半统数学教科书的符号江山,此万年之碑,风沙不能湮灭。

    这一年,孟德斯鸠和伏尔泰游历英国,不经意间的邂逅,在伦敦的咖啡店里,两个人探讨着刚刚出版的《科技百科全书》,盼望着有一日理性与机械可以战胜愚昧的神明。

    刘钰没有再试图转头去看看那无趣而又深邃的紫禁城,也不再去想那些大人物会怎样看待今天的轰动。

    如此风景,不如静下心来细细赏玩。

    是生、是死;是福、是祸。

    下去,应该就知道了。

    …………

    月牙河畔的齐国公府,齐国公田索正在和几个清客翻书。

    “禀国公,我等查询了前明的诸多文献,实是没有发现国公所说的‘永宁寺碑文’。”

    “永乐九年,亦失哈的确曾作为钦差太监,巡查奴儿干都司等地。宣德七年,亦失哈再去了一次奴儿干都司。但我等并未在书中寻到永宁寺之事。”

    “却不知国公是从何处得知?”

    这些寻章摘句为生的清客们很疑惑,国公怎么会关注起遥远的苦寒之地?那里苦寒贫瘠,朝中无人肯去,怎么会有人关心前明是否在那立国碑文?

    田索皱眉,翻看着刘钰口述、田平笔录的《西洋诸国略考》,心中另有所思。

    这本《西洋诸国略考》上面已经有了皇帝的批注,简单的几个字。

    “大善。再多写一些来,送入宫中”

    这几个简单的字,一点都不简单。

    田索作为勋贵,深知前朝土木堡后大明勋贵的鸟样,深知下一辈里必须要抬出来一个能为后辈遮风挡雨的“自己人”。

    他眼中的自己人,三品官员的余荫子弟算不上,自然是要找那些开国公侯的子弟。

    如今看来,效果不错。

    唯独就是那日送上去的奏章,有些让田索看不明白。

    在备说了自己和罗刹国的拖延计划后,也加上了关于明朝永乐年间永宁寺的事。

    皇帝在永宁寺等字的上面,画了个圈。

    下面批注了一句让田索需要揣摩的话。

    “勋贵之责,岂在寻章摘句?白山黑水,纨绔谁可立功?”

    这是皇帝的批注,问题是这是什么意思?

    是夸奖?

    是不满?

    还是别的?

    苦苦思索之际,管家从外面匆匆赶来,也顾不得不得体,连声道:“国公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