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三五章 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

日后不得外来的瓷、陶等入港。没得办法,又只能运回来。”

    “倭人如今也烧瓷。荷兰人也多从倭人那购瓷。昔年江南战乱,西洋人难从我朝购瓷,倭人便趁机烧瓷,发展很快。虽质不比江西瓷,可胜在便宜。如今也有人在倭国买瓷,回来售卖,亦或是转卖到荷兰人那。”

    听的刘钰直撮牙花子,手背敲着手心啧啧道:“这他妈的,你说这么好的贸易,怎么就让倭人分了一杯羹?荷兰人既然也被允许贸易,和你们关系如何?”

    “回大人……我朝商人有专属的信牌,荷兰人有荷兰人专属的信牌。按说两不影响。私底下我们也有协议,诸如从日本运回的铜,我们不能往巴达维亚送。但是但凡有利的事儿,你要不干,别人就干。做买卖嘛,都是饿死胆大的,撑死胆小的。”

    “协议是定了,可还是有人往巴达维亚运铜。荷兰的商馆卖的价高,他们就按照压荷兰商馆三钱银子的价,卖给当地的私贩。荷兰人说我们不守承诺,平日里也多冲突。”

    说起荷兰人,林允文的脸色就变得难看起来。

    他不懂大势,却知道泡海的大买卖现在是越来越难做了。

    前朝还好。

    闭关之下,荷兰人不得贸易,不但请商人去巴达维亚,还多给奖励。

    现在开了关,荷兰人在广东也有商馆,荷兰人的脾气可比以前大多了,腰杆子也硬多了。

    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那些坐地的大买卖人,在岸上倒腾货的,一个个赚的盆满钵溢。

    而他们这些跑海的、拿命换钱的,论航海不如荷兰人,论南洋路线也不如荷兰人。

    荷兰人在商馆里直接拿货,对待中国海商的态度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巨变,处处限制,使得根本做不成大买卖。

    听长辈说,前朝时候运一船生丝、瓷器去了巴达维亚,荷兰人要像祖宗一样供着,收了货还请吃饭、送礼,请下次务必再来。

    现在嘛,据说去了巴达维亚,连港都入不得,稍微卡你个十天八天,再赶上台风天,就要赔死。

    荷兰人的船直接在广东装货,中国海商也是在广东装货。

    荷兰人搞货运成本,能把整个欧洲逼到限制荷兰,中国的海商真是一点都争不过货运成本。

    真搞自由贸易,谁敢跟海上马车夫比货运成本?

    东印度公司自己还想赚钱呢,在港口那稍微一操作,更是赔出一片天。

    西欧的市场份额就那么大,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