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二六章 迁徙路(八)

拓边,先把一些要冲之地占据。”

    “二来就是需要那边的牛马交易。法国人缺粮,这边缺牛马。”

    “不过也不是说现在就去。”

    “先要挑选踏实肯干的、家里有老婆孩子的壮年,先去二年,将堡修好、将地垦出。以老婆孩子为‘人质’,压在枫林湾。”

    “你暂时也现在枫林湾干着,一二年后向东迁徙。但在这之前,还得‘进学’,学一些东西,教书的东西。”

    “一切草创,是以你虽不垦田,却也不会轻松。上午教书、下午进修。前期的话,日子都艰难,吃喝肯定吃饱,但也仅限于此。毕竟为了迁民,这里还要积攒粮食……”

    私塾先生在听到“周郑交质”这个典故的时候,就知道,要继续向东开拓的那群人,肯定是要有老婆孩子的,否则质什么?

    质爹妈的话……怎么说呢,并不是太好用。虽然理论上按照文化传统,质押爹妈比质押老婆孩子更“贵重”,但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

    他也看了给他的待遇,应该说如果这些饼如果将来能兑现的话,还是很不错的。

    因为他知道大顺在这边移民的一些所有权的问题,土地是朝廷国有的,并不说谁想开垦谁就能开垦的。

    即便说第一批来的人,没交钱。

    但那也只是钱不是从他们手里交的,而是等于是那个挖金子的公司交的这笔钱。

    将来他的子嗣若想垦田,是要花钱的。

    而“吃皇粮”的,是可以蒙荫子辈的,孙辈不管,但是子辈是可以免费获得120亩授田的,也算是蒙荫了。

    当然,这皇粮不好吃。

    实际上,大顺改革之后,新增了不少吃皇粮的职业。但这些职业的普遍特点,就是吃皇粮吃起来难。

    比如说测绘的,比如说水手、比如说陆战队的野战部队、比如说航海探险的……没有一个是轻松的职业。

    而这边的教师爷,也不轻松。

    至少前期肯定不轻松,不但要教书,还要继续“学习”,甚至可以算是重新“上学”。

    他们虽然读的是私塾,但识字本身在这时候就算是稀缺人才。既是能考上秀才,至少算是百里挑一,学习能力可以确保是有一些的。

    要学的东西不少,最起码的通识教育要完成,虽然可能也就是后世小学自然课本的程度,但这是必须要学的。不可能指望一群对风雨雷电地球圆的之类的原理都不知道的人,坚持在和天主教传教士对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