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三七章 黄河问题的最后一步(七)

��使得毛皮商人获得的大量利润,正好投入到了工业革命爆发时的纺织业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强了北美南方州的棉花种植业,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北美的奴隶制。

    而现在,应该可以说:北美的毛皮贸易,作为货币流通的媒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向北美移民的速度,且是北美西海岸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最重要的因素。

    当然要说只靠毛皮人参贸易来拉动新益州的工业发展,终究还是薄弱了点。

    但正如很多事情,比如殖民掠夺,关键不在于“到底掠夺了多少钱”,而在于早期起步阶段的重大意义。

    快饿死时候的一个馒头,和有钱之后的一个馒头,都是一个馒头,但恐怕又肯定不是同样意义的馒头。

    大顺在这边的移民政策,是不搞租佃制,且保证每个农业劳动力都能达到自己的劳动极限。

    这特使得,这里移民越多,市场也就越广阔,每个自耕农都是潜在的消费者。

    甚至可以说,在布匹消耗量上,这边的一个农民,顶大顺那边十个甚至二十个农民。

    难点只在早期。

    只要早期阶段,能靠人参毛皮贸易等,把这里的人口迁徙拉上来。一旦达到一定的数量,那么自发的内循环也就形成了。

    当然,这也需要大顺还做另一个提前准备,那就是货币问题。

    一旦开始自发内循环,用纸币也好、金银也罢、甚至北美东海岸早期用贝壳,那也可以玩得转。

    但如果大顺不提早干涉货币问题,迟早会发现一个尴尬的局面,那就是……这里缺乏金银、东海岸也缺乏金银、实际上的金银货币,只能依靠毛皮人参贸易周转。

    西海岸的金银矿,大部分都不会留在北美的。要么回大顺松苏做工业发展、要么去印度、要么去南洋,可能只会有小部分留在北美——这个小部分,倒是也足够新益州的早期资本募集了。

    毕竟一个金山,就有上千万两黄金。

    而大顺必须要提早考虑到,如果不干涉货币、尽快对北美完成纸币化发行且保持与本国同步,那么,等到日后就会出问题。

    新益州的工业定位,是面向北美的。

    但北美除了西海岸,是缺金银的。

    内循环的话,货币这玩意儿就是货币,兑换金银也行、以粮食锚定也罢,北美玩得转那是没问题的。

    但问题是关键,是大顺对新益州的定位,是出钱从大顺抓人移民的。

    这就会出现类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