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四一章 事已毕(上)

黄河河道的“小问题”。

    至少,相对于下南洋、废漕运、拓关东、搞粮食、打一战赚钱等诸多修黄河的前提条件而言,最后这点事,确实算是“小问题”了。

    既然只剩下最后一点“小问题”了。

    于是,原本居然要动黄河的刘钰,所提出的方案,难免就有些“保守”了。

    而更激进的方案,在刘钰九年无功、而终于要开始动手挖河、确定要解决黄河问题的时候,便被提了出来。

    十余年前,关于黄河问题,刘钰还是激进派中的激进派,当时没几个人敢琢磨着要干黄河。

    但现在,曾经的激进派中的激进派,瞬间便成了保守派。

    此时,在济南府的大清河新河堤工地上,前几年的新科状元赵翼,正在那和刘钰阐述自己的更为激进的治河方案。

    “国公,黄河之灾,自古难解。所以难解者,在于没有拿出万世之法。而之所以没有万世之法,源于不解决黄河问题的根本。”

    “河之所以溃决者,以其携沙而行,易于停积。以至于河身日高、海口日塞。于是溃决不停,成万世之患。”

    “既知溃决之因,则可行万世之法。”

    “莫若同开南北两河,五十年一次轮替。”

    “若行北河五十年,封闭坝口,露出南河。则南河疏浚泥沙,五十年后,驱黄河之水南下,再行南河,而疏北河。”

    “如此交替,使之汹涌之水,常有深通之河。河既深通,何来溃决之患?”

    “如此,则河工、兵员、劳役,亦可不设;芦桔、土方、石木之费,亦可不用。”

    “此虽千古未有之创论,实则万世无患之长策也。”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千古未有之创论,未必就一定做不得,引领风骚,当看今朝……”

    赵翼的想法,可比刘钰的激进的多。

    刘钰只是要复黄河古道。而赵翼的意思,是反正挖也挖了,那干嘛不直接留两条道?

    黄河在北边的时候,去挖南边的泥沙。

    等着轮换之后,再去挖北边的泥沙。

    真要是出了大洪水,那就直接打开,南北两条河一起走,这不比刘钰琢磨着要复大野泽做泄洪区蓄水池还要壮大?

    而且,本身,黄河南道也流淌了数百年了,本来就是无人区。这就根本不需要考虑这边迁徙的事。

    刘钰看了看这位不久前的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