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四四章 言方兴(上)

此,那么把这个问题直接简化为3变4、5、6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

    而刘钰现在提出这个问题,当然是有目的性的。

    大顺可以通过改革,做成一些事。

    这些事,包括且不限于废运河、兴海运、殖民、垦殖、对外战争、掠夺市场、修铁路、挖矿藏、甚至也不妨碍蒸汽机的运用——井盐区早就玩上千人、上万人的大工场,打井能打千余米深了,这种东西大顺本身并不排斥。

    但,大顺不可能通过改革,做成一些事。

    不可能通过改革做成的事,那可就多了去了,也没必要一一列举。

    刘钰现在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卡在这个时间点上。

    这个时间点,是刘钰认为,大顺可以通过改革完成的事,大部分已经完成了;而剩下的,大顺不可能通过改革完成了。

    那么,这些年的变革,为什么是对的?

    这才是刘钰想要引导的东西。

    为什么是对的?

    原因可以很多。

    或者说,“经义”可以很多。

    比如,国库收入增加了,所以是对的。

    比如,漕运导致的百姓负担减轻了,所以是对的。

    比如,南征北战,竟在武功上一较汉唐之盛,所以是对的。

    等等、等等……

    为什么是对的,可以有很多种“对”。

    但刘钰却希望树立一种“对”——即,国民财富的总和,增加了,所以是对的。

    他在拿“经”权。

    并且,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各种书籍小册子的鼓吹下,从山东节度使的回答来看,实际上,至少在先发地区、新兴地区这里,他其实已经拿到了。

    因为国民财富的总和增加了,所以这些年的变革是对的。

    那么,反过来既是说,变革要想正确,就得让国民财富的总和增加。

    这,才是“对”与“错”的标尺。

    至少,对大顺这个封建王朝而,这根“标尺”肯定是没问题的。

    而这根标尺一旦立起来,自然会有人拿着这根标尺,去做一些事。

    可以改革。

    可以变法。

    然而一旦改革和变法都没办法的时候,那么有人站出来造反,并且以增加国民财富总和为目的或者口号、以大顺王朝已经阻碍了国民财富总和的增加为大义,也就并不突兀了。

    一直以来,自耕农的梦想,都是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