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七九章 最终的闹剧(五)

��黄河水在华北平原上不固定,今儿去河北、明儿来山东、后天夺大清河、大后天夺小清河,那么黄河依旧是黄河,只是没有固定河道而已。

    理解了“河道是河道、黄河是黄河”。

    那么,也就知道,真要是决口了,那不是淹死个百十万人的“小”事。

    而是会直接导致华北平原的耕地盐碱化、小农崩溃、土地退化、起义、瘟疫……

    甚至于,大顺朝廷的实质上的阶级基本盘——华北小农阶级——会崩。

    到时候,根本不是百十万人的事,而是可能会是一场波及几十年、影响深远的大事。

    黄河问题,在大顺,一直没被挑破。

    漕运没改之前,所有人都知道要出事,所有人都假装不知道要出事。

    漕运改了之后,所有人都知道可以修黄河了,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个烂摊子——挖河简单,沿途百姓、征地、山东盐业等等这些事,不是山东节度使能解决的。封疆大吏级别不够,非得上朝廷重臣;朝廷重臣级别够了,这些烂摊子事却又不想惹一身骚、更不想离开中枢。天佑殿的人没法去,军功贵族里能办成这事的能选的真不多。

    最后刘钰在一战前,站了出来。

    众人皆大欢喜。

    李欗也把那些心思收了起来。

    因为,如何能完成黄河工程?

    或者说,在封建王朝,完成黄河工程,需要什么?

    答:需要大一统帝国,需要六政府天佑殿和枢密院,需要各个省调配的资源粮食财政,需要数以百计的水利工程专业人才,需要数以百万计的劳役人口。总之,需要一群帝国的“保守派”,稳住帝国,不要出乱子。

    至少,在修好黄河河道之前,不要出乱子。

    大顺之前干过许多大事。

    比如说,西南改土归流。这不可谓不大,也不可谓不需要大一统帝国。

    但,西南改土归流,和黄河河道这件事,就王朝而言,终究还不是一个等级的事。

    刘钰在这种时候,选拔挑起来黄河河道这个烂摊子,也颇有点“政治表态”的意思——支持皇位平稳交接、支持太子。谁闹乱子,就砸碎谁的狗头。

    固然说,刘钰真正的嫡系,尤其是那种人身依附绑定关系的嫡系,其实并不多。

    但是,实学派中的真正有能力的人,在这件事上,也都是持这种“保守派”的态度。

    也即某种程度上的“君子群而不党”的意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