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零一章 临别告诫(六)

”之类的有社会思想、政治理想的学说不断传播。

    一群有力量的阶级,渴望一个更适合他们的制度。

    一群人秉持着歪经自然演化出了的“圣西门主义”里的精英思想,把此时的“阶层”分为真正的引路人、既得利益者、其余人,并且破有不少实学派以这种精英主义思维认为自己这些真正的读书人,取代既得利益者,才能引领大顺向前走。

    是以,这时候“著书立说”,不免有点刘子俊播古文经学,传《逸礼》《尚书》、定《周官》为经,为改制造势的意思。

    如今,人上人心态的实学识字人口,想要政治上的地位;资产阶级想要利益和更加保障他们的利益;一部分理想主义者琢磨着要解决普遍贫困和小农之难。

    对外扩张、扶桑南大洋数以十亿计的土地的事实、小农贫困人地矛盾到无以复加的现状、以及先发地区的一些改革已经崭露成果的乐观,一股暗流实际上正在大顺内部涌动。

    而这种暗流,在大顺又是以一种什么奇妙的角度切入的。

    人地问题。

    人地问题,可以是兼并问题,也可以故意避开兼并问题,甚至还可以直接上人均粮食拥有量就是不够吃的问题。

    这个问题,与此时的大顺,只是个幌子。

    当土地不可加增的时候,视角只能投向兼并。比如被旧党视作王安石未发迹之前野心就以显现的《兼并》诗。再一个,宋朝那情况,对外扩张什么的,也不怎么现实,打不过,扩张个锤子?

    时间走到大顺这。

    人地矛盾已经十分吓人了。

    玉米等作物在西南地区的传播,使得西南山区的人口都已暴增;地瓜土豆之类的作物,即便作为救灾之用,也是“神物”,原本大灾之后照着三成的人死,现在可能也就死个一成。

    是以,土地问题,一直以来,就是这边最容易引起重视的大问题。换句话说,土地、农业,是此时这边生产力、总产值最高的产业。

    原本讨论的空间,无非也就是限田、均田。

    但伴随着大顺对外扩张,以及扶桑土地垦殖的初步成功,由土地为楔子引出的问题就复杂了。

    总的来说,仍旧在讨论土地问题。

    但是,现在人地问题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幌子。

    移民增地,那么移民的钱从哪来?

    基建方便移民,那么基建的钱从哪来?

    开发扶桑,泄压垦殖,那么船票问题怎么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