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终章 九三年(六)



    总的来说,在大顺这边,对路易十五的评价,因着刘玉带的头,不高。

    但是,高不高的,相对来说的。

    等到了这一代,大顺这边,对路易十六的评价,就两字:崇祯。

    爱好改革。

    但是跟他妈的翻烧饼似的。

    今天重农学派上,闹出事来,撸掉,全部推倒;换上重农学派的对面,科尔贝尔主义,闹出事来,再撸掉,全部推倒;再换上重农学派……

    改革这玩意儿,哪能跟翻烧饼似的?政策三年一换,而且一换就是直接倒过来?

    这么改,还有个不出事?

    而且,这两派,全都打着“托中改制”的旗号,弄得大顺现在浑身都是屎。

    如果说,重农学派的改革,用大顺这边的成语,叫“托古改制”。

    那么,科尔贝尔派打着大顺旗号的改革,那纯粹就是“东施效颦”。

    重农学派的问题,这里不必提了。

    而科尔贝尔派的改革,则和刘玉当初临行之前,和李欗的那番对话,有着直接关系。

    具体到更具体的东西上,铁路。

    再具体点,也和李欗当初面临的问题有点相似:改税制、改土地所有制、搞均田,不敢。

    而铁路,大顺这边做了个榜样,确实带动了大顺这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

    所以,法国这边也要修铁路。

    技术倒不是问题。

    问题还是钱。

    重农学派的改革,是要直接触动旧势力的利益的。

    杜尔哥的改革,无论是士绅一体纳粮、募役法、打消法国内部的区域性经济、取缔行会等等,无一不是触动旧势力的利益。而且,因为过于激进,尤其是粮食出口不限制的政策,直接导致了面粉战争,是以把底层也得罪了。

    翻烧饼之后。

    科尔贝尔派如何才能上位?难道要继续重农学派的改革,触动旧势力?

    显然不是。

    上位的雅克·内克尔,看着大顺的经济发展、铁路基建拉动的快速工业化,觉得这是一条路啊。

    科尔贝尔主义,本身就是要求国家管控,或者叫官办经济。

    同时又不想触动旧势力。

    那么,内克尔就提出了口号,叫“民不加赋而国用足”——这里的民,显然指代的是贵族阶层,因为要把重农学派的改革翻烧饼嘛。

    历史上,是因为路易十六执意要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