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终章 九三年(完)


    太仓奴变,那也是士绅喜迎“王师”之后,镇压完后,士绅剃发无不得意:奴辈谓奴不当与天地同休,是则真奴语也……

    所以说,不直接举兵起义,而是想要通过改良变法的方式,那就只能赎买。

    赎买吧,最起码若是直接均田肯定要反抗的,说不定就琢磨琢磨,哎,既不反抗了。

    压力就会小很多。

    既是说赎,那就得有东西,才能赎。

    没东西,怎么赎?

    小农自己赎买,是无意义的。

    小农自己赎买,仍旧还是交租子给地主。也就是说,交十年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后,地就是自己的了。

    那之前难道不交租子?

    之前交的租子,地主也没说投资实业吧?

    只有把“赎买,变为强制的工业债券、强制的国债储蓄”,这件事才有意义。

    也就是说,强制让地主的钱,往工业上流动,完成转型。

    他们不知道咋转、不知道咋办,那么就需要朝廷逼着他们转、手把手指挥他们办。

    但大顺现在还面临个新的问题。

    那就是李欗说的,伴随着对外扩张、经济繁荣、贸易顺差、北美金银,先发地区的资本雄厚。但凡有真正赚钱的产业,正值这个疯狂咆孝着发展的二十年,轮得到官办?

    就算说把赎买作为强制的工业债券,大顺朝廷往哪投呢?

    眼瞅着多血症危机就要爆发,这时候搞强制工业债券,疯狂投资,那是活得不耐烦了?

    分歧也就在这。

    显学派的均田是啥意思?

    赎买?赎个屁,直接均,均完之后国家来当这个最大的地主。

    把地租收上来,办船厂、搞迁民,压根不考虑什么利润、回报之类的事。

    照着一年1亿两左右的亩税极限,或者直接折算成粮食。

    官办造船、冶铁、农业机械、畜牧等等行业。

    官方招收水手、海员、教师等。

    一波一波地把人往扶桑送,直到最终完成“五口之家、百亩之田”的基础之后,再让工业全面铺开。

    破而后立,解决大顺内地的工商业,全都是依靠强制的地租农业盈余的局面,而把工商业的服务对象,变为农业的生产者,也即一个个有足够土地能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生产的自耕农。

    在这个过程中,朝廷需要高压、需要强悍无比的国家机器、需要膨胀至极的让宋代冗官冗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