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8章 掌控供应链

带有智能驾驶功能的,则需要用到1500枚以上的芯片。

    单就数量而言,车用芯片的需求量仅次于家用电器。

    但是车用芯片的利润并不大,属于薄利多销型。因为汽车的体积比较大,所以对于车用芯片的大小没有要求。

    汽车跟手机还是不一样的,手机等电子产品,为了追求更薄更轻,使用的都是体积更小,运算速度更快的芯片,一款手机能轻几十克,薄一毫米都能算是卖点。

    汽车使用的芯片,一枚的运转速度不够用,那就用两枚,两枚不够用四妹,反正一辆汽车两吨重,多用几斤的芯片无所谓,芯片的体积大一些也有地方安装。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车用芯片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低阶芯片,只有一些智能化的系统,比如自动驾驶,ai服务等,会用到高端的芯片。

    低阶芯片技术门槛低,制造容易,在芯片供应体系中属于量大也管饱的范畴,利润自然也就偏低。而且车用市场已经被瓜分完成,后来者想要进入这个领域是比较困难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2018年台积电开始量产7nm的芯片,而此前的10nm、14nm、22nm、乃至90nm的生产线依旧会继续运行,其中的低端生产线,就会转为生产车用芯片。

    台积电在这些低端生产线上,已经累计了很多年的技术和经验,可以控制成本,产品也拥有比较好的性能和良率,拿到市场上去自然会更有竞争力。

    其他的老牌芯片企业也是如此,他们虽然完成了技术升级,可以生产更先进的芯片,但是在旧技术,他们仍然是成熟的。

    而新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在技术、经验、管理、成本控制都不如老牌企业,做出来的产品竞争力不足,再加上又是新品牌,市场不认可,存活下来的难度就会高很多。

    这也制造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特点,一步步从低端升级上去的制造业,要比半路出家引进来的更具有优势。

    就像是玩游戏,玩家甲是自己从头练号,刷副本凑出一身好装备,慢慢的从青铜升到钻石,玩家乙是直接买个配备一身好装备的钻石号,你让两个人pk,大概率是玩家甲会获胜。

    从市场角度看,车用芯片的确是造不如买,即便是花大价钱搞出了汽车芯片,也不一定能获得竞争优势,李卫东当然也明白这一点。

    但是从供应链安全的角度讲,实现车用芯片的自主化生产,却是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先不说未来会有一波汽车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