贱奴立了大功可以破格恢复良籍,子玉身为半妖,有一半是人,自然也有争取的权力,何况他不是要往上争,而是堕落为妖,成为他人手中的玩物,比最卑贱的奴隶都不如,你有何理由阻止他堕落?”
睿王脸色发青,含怒道:“你这是断章取义,说的是两码事!”
太子淡淡道:“是两码事,但问题不在于子玉,也不在我和封知平,问题的关键在于律法,是律例出了问题,有漏洞可钻,这才给了我们机会。”
“你也承认你在钻漏洞!”睿王冷声道。
太子含笑点头:“当然,这并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本宫其实很奇怪,我朝的律法出了问题,别人没发现,您也没发现,怎么偏偏封知平就发现了呢?听说他还是现查的,真叫人费解呐。”
睿王多年来精研律法,数次提出修正建议,广受好评,不但拿稳了刑部,还赢得了台谏两院的不少好感。
台谏两院脱胎于原督察院,独立于六部之外,名义上与天听监齐平,职责上比专司监察的天听监更广泛,但因为历史问题、架构问题以及与皇帝的亲疏,比起一言堂的天听监,台谏的实际地位和权力都逊于天听监,双方的关系一直很冷淡。在孔由上台后,因为孔由与封莫修的私交,双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在某些方面可以说势如水火。
在天听监不可能争夺的情况下,台谏便顺理成章的成了太子和睿王争夺的焦点,只是台谏的地位很特殊,其中一项职责是负责举荐、弹劾内阁人选,是以两人不可能像控制礼部刑部那样明目张胆,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博取好感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支持。
这一点上,睿王做得更好,因为御史台与刑部共同负责律法的编撰工作,他由此入手,将自己的发现缺陷和修改建议以讨论的方式送于御史台,再由御史台出面呈奏皇帝,令御史台赢得了不少褒奖,使得御史台及同气连枝的谏院都对他很有好感,数次在朝堂上为他解围。
反观太子,即没有睿王近水楼台之利,又不敢得罪台谏失了这些上好的喉舌,为此很是头疼,好在他占着大义名分,又有天听监在上面压着,御史们纵有偏帮,倒也不敢过火。
可今天,太子一番话掀翻了友好的小船,让睿王变了颜色,也让在场的几位御史脸色大变。
太子表面上戳的是睿王的脊梁骨,实际上一竿子将台谏、刑部都给捅了,就差指着他们的鼻子骂他们尸位素餐。
他疯了吗?
就算你是太子,也不能这么大鸣大放的得罪御史
睿王脸色发青,含怒道:“你这是断章取义,说的是两码事!”
太子淡淡道:“是两码事,但问题不在于子玉,也不在我和封知平,问题的关键在于律法,是律例出了问题,有漏洞可钻,这才给了我们机会。”
“你也承认你在钻漏洞!”睿王冷声道。
太子含笑点头:“当然,这并没有什么可隐瞒的。本宫其实很奇怪,我朝的律法出了问题,别人没发现,您也没发现,怎么偏偏封知平就发现了呢?听说他还是现查的,真叫人费解呐。”
睿王多年来精研律法,数次提出修正建议,广受好评,不但拿稳了刑部,还赢得了台谏两院的不少好感。
台谏两院脱胎于原督察院,独立于六部之外,名义上与天听监齐平,职责上比专司监察的天听监更广泛,但因为历史问题、架构问题以及与皇帝的亲疏,比起一言堂的天听监,台谏的实际地位和权力都逊于天听监,双方的关系一直很冷淡。在孔由上台后,因为孔由与封莫修的私交,双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在某些方面可以说势如水火。
在天听监不可能争夺的情况下,台谏便顺理成章的成了太子和睿王争夺的焦点,只是台谏的地位很特殊,其中一项职责是负责举荐、弹劾内阁人选,是以两人不可能像控制礼部刑部那样明目张胆,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博取好感的方式获得更多的支持。
这一点上,睿王做得更好,因为御史台与刑部共同负责律法的编撰工作,他由此入手,将自己的发现缺陷和修改建议以讨论的方式送于御史台,再由御史台出面呈奏皇帝,令御史台赢得了不少褒奖,使得御史台及同气连枝的谏院都对他很有好感,数次在朝堂上为他解围。
反观太子,即没有睿王近水楼台之利,又不敢得罪台谏失了这些上好的喉舌,为此很是头疼,好在他占着大义名分,又有天听监在上面压着,御史们纵有偏帮,倒也不敢过火。
可今天,太子一番话掀翻了友好的小船,让睿王变了颜色,也让在场的几位御史脸色大变。
太子表面上戳的是睿王的脊梁骨,实际上一竿子将台谏、刑部都给捅了,就差指着他们的鼻子骂他们尸位素餐。
他疯了吗?
就算你是太子,也不能这么大鸣大放的得罪御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