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鉴啊!”
文秀此时志得意满,哪里还听得进去别人的劝告,一意孤行地下令道:“吴三桂坐困孤城,指日可下,莫非将军胆怯乎?本帅主意已定,毋须多言!王复臣,你且顺嘉陵江下行三十里后搭浮桥过江,在南城外结阵!张先璧,命你部围城西南!本帅亲自列阵于东北教场,扼守吴三桂之归路!军令已下,诸位且各自回营准备,等候攻城之令!”
见劝不动文秀,王复臣为顾全大局,也只能作罢,抱拳答应道:“末将遵令!”
帐中诸将也跟着虎吼一声,随即各自散去。
为了防止清军逃脱,文秀又下令分兵攻占葭萌关、梁山关,彻底切断清军的所有退路,然而此举也使明军本就未占多大优势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
十月十一日,在隆隆的炮声中,文秀亲率大军蔽山而下,于保宁城东北校场兵分十三营,南自江岸,北至沙沟子,横列十五里。
文秀命大军以圆阵迎战,十三头战象居前各领一个营,手持盾牌、长枪的枪兵紧跟其后,接着是手持扁刀、弓箭的弓兵,最后是携带火炮、鸟铳的炮兵。
吴三桂亦不甘示弱,在北城布下重兵,一身戎装站于城楼之上,双手撑着城墙垛口对着驻马于城下的文秀高声喊话道:“本王久仰刘将军大名,今日终得一见,幸会之至!”
文秀隔着三十尺宽的护城壕,高举马鞭,指向城楼上的吴三桂,怒骂道:“吴三桂!你这个大明叛逆!鞑子皇帝不是封你为平西王么?本帅今日便要替天行道,送你归西!”
吴三桂自知已无路可退,遂亲自督率守军背水死战,明军尽管声势浩大,但由于兵力过度分散,在每个进攻点上都未能形成绝对优势。
激烈的攻防战整整持续了数日,城内守军伤亡过半,好几次都差点儿被明军攻上城墙,多亏李国英灵机一动,将城上所有旗帜都换成了八旗军的旗帜,趁着攻城明军惊疑之际,清军趁势发起反击,方才有惊无险地保住了城池。
尽管明军伤亡惨重,但文秀依旧不为所动,反倒加紧了对保宁的攻击,守军渐渐支撑不住,眼看就要破城。
望着城下层叠里许,蜂拥攻城的明军将士,吴三桂不禁有些绝望了,忍不住哀叹道:“本王戎马一生,始终能够逢凶化吉,不想今日却要命绝于此弹丸之地了!”
然而就在清点各门伤亡情况的时候,吴三桂突然发现西城守军的伤亡最小,他心中一动,立刻来到西城城楼之上,张目望去,只见城下明军兵力大概只有不到
文秀此时志得意满,哪里还听得进去别人的劝告,一意孤行地下令道:“吴三桂坐困孤城,指日可下,莫非将军胆怯乎?本帅主意已定,毋须多言!王复臣,你且顺嘉陵江下行三十里后搭浮桥过江,在南城外结阵!张先璧,命你部围城西南!本帅亲自列阵于东北教场,扼守吴三桂之归路!军令已下,诸位且各自回营准备,等候攻城之令!”
见劝不动文秀,王复臣为顾全大局,也只能作罢,抱拳答应道:“末将遵令!”
帐中诸将也跟着虎吼一声,随即各自散去。
为了防止清军逃脱,文秀又下令分兵攻占葭萌关、梁山关,彻底切断清军的所有退路,然而此举也使明军本就未占多大优势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
十月十一日,在隆隆的炮声中,文秀亲率大军蔽山而下,于保宁城东北校场兵分十三营,南自江岸,北至沙沟子,横列十五里。
文秀命大军以圆阵迎战,十三头战象居前各领一个营,手持盾牌、长枪的枪兵紧跟其后,接着是手持扁刀、弓箭的弓兵,最后是携带火炮、鸟铳的炮兵。
吴三桂亦不甘示弱,在北城布下重兵,一身戎装站于城楼之上,双手撑着城墙垛口对着驻马于城下的文秀高声喊话道:“本王久仰刘将军大名,今日终得一见,幸会之至!”
文秀隔着三十尺宽的护城壕,高举马鞭,指向城楼上的吴三桂,怒骂道:“吴三桂!你这个大明叛逆!鞑子皇帝不是封你为平西王么?本帅今日便要替天行道,送你归西!”
吴三桂自知已无路可退,遂亲自督率守军背水死战,明军尽管声势浩大,但由于兵力过度分散,在每个进攻点上都未能形成绝对优势。
激烈的攻防战整整持续了数日,城内守军伤亡过半,好几次都差点儿被明军攻上城墙,多亏李国英灵机一动,将城上所有旗帜都换成了八旗军的旗帜,趁着攻城明军惊疑之际,清军趁势发起反击,方才有惊无险地保住了城池。
尽管明军伤亡惨重,但文秀依旧不为所动,反倒加紧了对保宁的攻击,守军渐渐支撑不住,眼看就要破城。
望着城下层叠里许,蜂拥攻城的明军将士,吴三桂不禁有些绝望了,忍不住哀叹道:“本王戎马一生,始终能够逢凶化吉,不想今日却要命绝于此弹丸之地了!”
然而就在清点各门伤亡情况的时候,吴三桂突然发现西城守军的伤亡最小,他心中一动,立刻来到西城城楼之上,张目望去,只见城下明军兵力大概只有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