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建议后,顿时疑怒不已,以为文秀是想当第二个孙可望,挟天子以令诸侯。
为此定国连忙上奏永历帝,声称贵阳乃是前线,一旦战事不利,清军必将长驱直入,届时朝廷又将被迫西狩。如此一来不但凭添风险,诸将士为护驾也不得不分散精力,从而影响整个战局。而滇都处于后方,距离前线也不远,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只要战事顺利,朝廷便可以高枕无忧。如若永历帝执意要移驾贵阳,自己宁愿辞去一切职务,就此解甲归田。
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永历帝怎舍得定国离去,移驾之事自然也就此搁置,不了了之。
然而经过这场风波,定国与文秀兄弟间却陡然生出了猜忌,定国认为文秀先前乃是故意放走孙可望,于是下令将前线部队全部调回滇都整顿。军令难违,文秀纵有万般不甘,但也只得遵令率部退回了云南。
十一月十五日,孙可望在进入清军控制区后,便立即给清五省经略洪承畴送去了书信。
他带着满腔怒火,在信中言道:“自行开诚,愿附大清朝,献滇、黔、蜀之土地,岁纳贡赋,祈职转奏大清皇帝陛下,请兵报仇,以复滇云,擒渠获丑,荡平叛逆,归版章于一统,愿偕诸将进讨,以效奉国初心。”
孙可望一手挑起的内讧对清廷来说无疑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虽说孙可望心胸狭窄,一心想着废帝自立,但他“一堵墙”的名号也不是徒有虚名,这些年在孙可望的精心布置下,清军虽然数次击退明军的大举反攻,但自身也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长期处于对峙状态。
洪承畴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目前暂时还没有力量打破军事上的僵局,为此只得依照当前形势制订了“安襄樊而奠中州,固全楚以巩江南”的战略防御方针,一面开垦屯田,恢复生产,以守为战,一面招降纳叛,分化瓦解明朝内部,打算等条件成熟之后再会师并进,转守为攻。
这一策略与他当年在松锦大战时所用的步步为营、且战且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他忙碌数年,却始终没有半点收获。清廷内部见洪承畴在前线久久没有动静,却是等得不耐烦了。
其中户部侍郎王弘祚率先上疏指责洪承畴养寇自重,征兵转饷,骚动数省,大为民生困弊,使朝廷军费日益增加,强烈要求罢黜洪承畴。
四川巡抚李国英也以八百里加急上表弹劾洪承畴太过保守,此举必致师老财匮,坐而自困,要求由以平西王吴三桂接替洪承畴之职。
洪承畴一时焦头烂额,不得不终日忙
为此定国连忙上奏永历帝,声称贵阳乃是前线,一旦战事不利,清军必将长驱直入,届时朝廷又将被迫西狩。如此一来不但凭添风险,诸将士为护驾也不得不分散精力,从而影响整个战局。而滇都处于后方,距离前线也不远,具有很强的机动性,只要战事顺利,朝廷便可以高枕无忧。如若永历帝执意要移驾贵阳,自己宁愿辞去一切职务,就此解甲归田。
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永历帝怎舍得定国离去,移驾之事自然也就此搁置,不了了之。
然而经过这场风波,定国与文秀兄弟间却陡然生出了猜忌,定国认为文秀先前乃是故意放走孙可望,于是下令将前线部队全部调回滇都整顿。军令难违,文秀纵有万般不甘,但也只得遵令率部退回了云南。
十一月十五日,孙可望在进入清军控制区后,便立即给清五省经略洪承畴送去了书信。
他带着满腔怒火,在信中言道:“自行开诚,愿附大清朝,献滇、黔、蜀之土地,岁纳贡赋,祈职转奏大清皇帝陛下,请兵报仇,以复滇云,擒渠获丑,荡平叛逆,归版章于一统,愿偕诸将进讨,以效奉国初心。”
孙可望一手挑起的内讧对清廷来说无疑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虽说孙可望心胸狭窄,一心想着废帝自立,但他“一堵墙”的名号也不是徒有虚名,这些年在孙可望的精心布置下,清军虽然数次击退明军的大举反攻,但自身也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长期处于对峙状态。
洪承畴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目前暂时还没有力量打破军事上的僵局,为此只得依照当前形势制订了“安襄樊而奠中州,固全楚以巩江南”的战略防御方针,一面开垦屯田,恢复生产,以守为战,一面招降纳叛,分化瓦解明朝内部,打算等条件成熟之后再会师并进,转守为攻。
这一策略与他当年在松锦大战时所用的步步为营、且战且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他忙碌数年,却始终没有半点收获。清廷内部见洪承畴在前线久久没有动静,却是等得不耐烦了。
其中户部侍郎王弘祚率先上疏指责洪承畴养寇自重,征兵转饷,骚动数省,大为民生困弊,使朝廷军费日益增加,强烈要求罢黜洪承畴。
四川巡抚李国英也以八百里加急上表弹劾洪承畴太过保守,此举必致师老财匮,坐而自困,要求由以平西王吴三桂接替洪承畴之职。
洪承畴一时焦头烂额,不得不终日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