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听而不闻,言行一致


    【先更后改ps部分不收费。】

    我得补充几句。

    首先,

    范仲淹:这作者在章节里杜撰的屁话我都没说过。

    其次,

    为什么要写范仲淹?为什么说他是无双国士?

    就像为什么“文正”这个谥号极为珍贵,凭什么范仲淹能得到?

    好像除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出自名篇《岳阳楼记》的名句之外,大家平常也不大记得他有什么盛名。

    有宋两代,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不在少数,有治世之能臣,挽天倾之武将,也有文华一代,名传千秋的大文豪,

    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老苏,大苏,小苏,苏门四学士,辛弃疾,陆游,岳飞,狄青,晏殊……

    但我还是觉得范文正公是最伟大的那一个。

    韩琦称赞他,

    “雄文奇谋,大忠伟节。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者。”

    王安石更夸张——

    “呜呼我公,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

    什么叫无疵?

    就是完人啊!

    范仲淹入仕近四十年,地方州县、朝廷中央、前线战场,几次进出,无一处做得不到位的。

    好水川大败之后力挽狂澜,拜相之后发动庆历新政……

    这是于公。

    于私,他一生奉行勤俭质朴的风格,弟子让他盖个大house养老,他说“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

    这tm才叫真“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吧?

    为了写这一卷,我特地把《宋史.范仲淹传》找出来,抽空读了又读。

    《宋史》是元代修的,人所共知的特点就是“又臭又长”,在二十四史中,是体量最大的一部,

    但我读《范仲淹传》,实在是觉得太精简了,太可惜了,太遗憾了,对于这样一位人物,仅一篇传记远远不足以将他的伟岸身影烙印在历史长河中。

    范仲淹的为人和执政,以其强烈的忧患意识、担当精神,始终贯彻“以天下为己任”的意志,一生没有丝毫变更过,

    他展现了士大夫最为可贵的一面,堪称是中国古代官员的典范,是中国古代不多见的真正的“士大夫”!

    范文正公顶天立地,

    有宋一人!

    这就是我在这一章里反复想表达的,“言行一致”,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