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契丹军遇到什么麻烦了?”
丁振说:“实不相瞒,我们是遇到一点小麻烦,主要是进军太快,战线拉得太长,粮草辎重转运困难,部队粮草接济不上。”
李德昭说:“粮草辎重接济不上,我也没有办法,西夏今年收成不好,没有更多的粮食,即使有粮食,也运不过去呀。”
丁振说:“我们皇太后知道西夏今年收成不好,所以特命我送来五万两白银帮大王渡过难关。”
堂下听说契丹送来五万两白银,立刻议论开了,说这下可以一解燃眉之急。说还是契丹好,出手大方,不比宋国只想瓦解西夏人心,对一些部落首领封官许愿,送钱送物。而对王室只是许诺,封一个虚职。当下便有人建议联合契丹,与宋国开战。
李德昭半天不说话,等众人议论完了,才开口说:“孤说你们这些人鼠目寸光,一点蝇头小利就把你们收买了,忘了我们既定的国策,忘了先王临终的嘱咐。”
众人不做声了。
丁振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李德昭说:“你笑什么?”
丁振说:“我笑大王说众人目光短浅,焉知自己的眼光也不长。”
李德昭说:“我如何眼光不长?”
丁振说:“我想大王一定知道魏,蜀。吴三国的故事吧。”
李德昭说:“孤自幼读书,三国志读了好多遍,怎能不知三国之故事?”
丁振说:“大王既然读过《三国志》,你可知道吴国是怎么灭亡的?”
李德昭说:“当然是孙皓荒淫无度,朝纲败坏,最后被晋国灭亡的。”
丁振说:“错,看来大王还是没有读懂《三国志》。”
李德昭说:“那你说吴国是怎么灭亡的?”
丁振说:“诸葛亮隆中对有言,外结孙权,内修政理,这就是说结盟的重要所在,三国鼎立,缺一不可,蜀灭,则吴国不能独存;吴灭,蜀国也将不保。现契丹,宋国,西夏就如魏,蜀。吴三国鼎立一样,大王试想,假如契丹遇到麻烦,西夏还能存活吗?宋国腾出手来,全力对付西夏,西夏抵挡得住吗?”
李德昭沉默了,半天才说:“孤已经与宋国有了和约,怎么背叛?”
丁振说:“不需大王出兵攻打宋国城池,只要大王陈兵境上,往来活动就行了。”
李德昭说:“这也恐怕不好吧,李德昭是个将信用的人,违背先王的遗志。孤做不到。”
丁振焦急地看着耶律汀
丁振说:“实不相瞒,我们是遇到一点小麻烦,主要是进军太快,战线拉得太长,粮草辎重转运困难,部队粮草接济不上。”
李德昭说:“粮草辎重接济不上,我也没有办法,西夏今年收成不好,没有更多的粮食,即使有粮食,也运不过去呀。”
丁振说:“我们皇太后知道西夏今年收成不好,所以特命我送来五万两白银帮大王渡过难关。”
堂下听说契丹送来五万两白银,立刻议论开了,说这下可以一解燃眉之急。说还是契丹好,出手大方,不比宋国只想瓦解西夏人心,对一些部落首领封官许愿,送钱送物。而对王室只是许诺,封一个虚职。当下便有人建议联合契丹,与宋国开战。
李德昭半天不说话,等众人议论完了,才开口说:“孤说你们这些人鼠目寸光,一点蝇头小利就把你们收买了,忘了我们既定的国策,忘了先王临终的嘱咐。”
众人不做声了。
丁振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李德昭说:“你笑什么?”
丁振说:“我笑大王说众人目光短浅,焉知自己的眼光也不长。”
李德昭说:“我如何眼光不长?”
丁振说:“我想大王一定知道魏,蜀。吴三国的故事吧。”
李德昭说:“孤自幼读书,三国志读了好多遍,怎能不知三国之故事?”
丁振说:“大王既然读过《三国志》,你可知道吴国是怎么灭亡的?”
李德昭说:“当然是孙皓荒淫无度,朝纲败坏,最后被晋国灭亡的。”
丁振说:“错,看来大王还是没有读懂《三国志》。”
李德昭说:“那你说吴国是怎么灭亡的?”
丁振说:“诸葛亮隆中对有言,外结孙权,内修政理,这就是说结盟的重要所在,三国鼎立,缺一不可,蜀灭,则吴国不能独存;吴灭,蜀国也将不保。现契丹,宋国,西夏就如魏,蜀。吴三国鼎立一样,大王试想,假如契丹遇到麻烦,西夏还能存活吗?宋国腾出手来,全力对付西夏,西夏抵挡得住吗?”
李德昭沉默了,半天才说:“孤已经与宋国有了和约,怎么背叛?”
丁振说:“不需大王出兵攻打宋国城池,只要大王陈兵境上,往来活动就行了。”
李德昭说:“这也恐怕不好吧,李德昭是个将信用的人,违背先王的遗志。孤做不到。”
丁振焦急地看着耶律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