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章 退避三舍

键的莫过于是孩儿引西凉精骑从曹军军阵后趁机掩杀而过,可即便如此,我军依然却只能与之战至平局,让敌军轻易撤离战圈,安然离去。”

    “这已是极大的失败了,在继续对垒下去,不会有太大的结果,所以依孩儿之见,我军当果断撤离扬州,以淮南、淮北,汝南郡为根基横扫江南诸地,窥视中原。”

    “对内扩充甲士,改革军制,整顿将士,提升士卒间的整体战力以及凝聚力,对外则休养生息,待中原时局大变之际,再行发兵争夺。”

    “这与我军现如今争夺更为有利也!”

    一时间,袁耀一席迁徙扬州的话语郑重脱落。

    袁术闻讯,却陷入了沉寂之间。

    没有了往日厉声驳斥……

    经此一战,纵然未有袁耀提及,他也能看出己方的问题所在……

    回想一下,若没有袁耀的忽然来援,己方今日定会遭逢一场惨不忍睹的大败。

    对于今日之败,也有袁耀放纵的成份在内。

    他其实早已接收到匡亭刘祥战不利的消息,但却是按捺住心思,没有遣军支援,而是等待他发出求援文书以后,待袁术亲率主力大战曹军不利才赶赴救急。

    所做这一切只是让袁术明白,现今之间,己方麾下的军卒战力难以与曹军所抗衡,且兖州士人都一致拥立了曹操、袁绍,而不是他们。

    那么在继续争夺下去,也并未有其余好处。

    但放弃相争富饶的中原诸郡,转而远走偏远地区扬州发展,他却是迟迟下不定决心……

    毕竟,能有望取中原者,是极难再去关注其余地界的。

    袁术不似袁耀有先知先觉,知晓扬州的种种优势所在,具有局限性。

    袁耀仿佛看到了袁术心底的犹豫,他也知晓己方实力是远超曹操的,甚至声势上……袁军可谓是得了许多助力。

    连匈奴、黑山贼都发兵响应,此等局势下难道全据中原不是挺简单的?

    但原史上为何袁军会溃败?

    无关其余因素,本质原因就一条,匡亭刘祥战不利,袁术亲率主力援助,但却无法战胜曹军,反而被全方位的暴打。

    正是将领、士卒战力的问题,才促使着袁耀坚决迁徙扬州稳固发展。

    因为,他知晓随着曹操势力已经发展起来,接下来便会是他的强势拓展期,若己方军士战力尚且无法大幅度提升的话,那只能走原史老路了。

    可改革军制,对军中大换血却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