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9章 疯狂的硅谷一号居民

方向是固体物理,他一路打上去,最终拿到博士学位并且留校任教。

    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去MIT挖人。

    二战结束后,贝尔实验室开始研究新一代电子管,这个项目交给肖克利负责。

    他不负众望,和两位同事沃尔特·布兰坦和约翰·巴丁发明了晶体管。

    这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伟大发明,晶体管的出现让美国在电子设备方面大幅度超过了老对头苏联。

    当mig17的火控雷达只能进行简单的测距瞄准时,北美防空司令装装备的f-106战斗机已经能够在地面的控制下完成几乎所有的战术动作……这都是电子科技代差所带来的丰厚报酬啊!

    为此,肖克利三人组分享了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随后,他从贝尔实验室辞职,回到加州开始创业,他从全国招揽青年才俊,其中最出名的是八个人。

    都是博士,并且在各自领域内的表现远超同侪,几乎可以说是领军人物。

    当这些人聚集起来以后,圣克拉拉山谷开始了大规模的电子产业,硅谷由此得名。

    所以,他被称为硅谷第一号居民倒也符合实际,没有肖克利圣克拉拉山谷背靠斯坦福也能发展起来,但肖克利的存在是大大的加速了这一切的过程。

    当然由于他的粗暴作风,这些年轻人后来集体离开创办仙童半导体,随后又创办了intel……

    肖克利大受打击,清空所有股份,进入斯坦福。

    斯坦福对这么一位大佬的加入当然欣喜若狂……

    结果,他不务正业,转行到遗传学实验上。

    实验的结果自然是黑不如白。

    然而在遗传学生物学领域中,斯坦福也是牛人辈出,他们对于一个半路出家的没有明确师承的半吊子家伙自然看不上,哪怕他曾经是诺贝尔奖得主,尤其在得知他那些莫名其妙的充满了各种反科学试验试验结果的理论时。

    几乎所有的专业人士都在嘲笑他……

    唯一能和他有共同语言的大概是人在纽约的,冷泉港实验室主任-因为“发现”dna而获得诺贝尔奖的詹姆斯·沃森,两人虽然研究方向不同,在生物学上的造诣高低判若云泥,但殊途同归的得出黑人智商低下结论。

    生物学极其发达的美国,就只有这么两位大佬,一东一西相互唱和,看起来颇为凄惨。

    肖克利这些论调主要在60年代末期开始密集发布,而这恰好是左派学生运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