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3章 人赃俱获!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勒飞往普利奥泽尔斯克航班的全部12张机票,当飞机在普利奥泽尔斯克这个离苏芬边界只有40英里的小镇降落时,乘客可以用两把假枪将两名飞机乘员制服,让他们离开飞机,并不伤害他们的生命。

    这个计划施行时不会有人受伤,这样苏联当局就没有理由要求引渡逃跑者了。(在苏联与瑞典签订的双边协定中,只有政治犯,而不是通常的刑事犯才能受到免于引渡的待遇。)

    然后在普利奥泽尔斯克接上另外4个人,这架超重的飞机就由迪姆西茨驾驶飞越苏芬边界(芬兰化的芬兰,并不牢靠,大家都认为如果在芬兰降落那么肯定会被直接送回苏联),直飞到瑞典。

    在那里这些逃跑者将要求政治避难,并要求把这架飞机送还给苏联。

    乘客中一个叫约瑟夫·门德维奇的人起草了一份“最后遗嘱”,万一全体参加行动的人遇难,就将这份文件公布。

    鉴于连他们自己都认为成功的希望小于5%,这份文件实际上是一份自杀宣言。它引用先知泽卡里亚的一段恰到好处的诗篇开头:“……从北方土地出逃…逃吧,住在巴比伦的犹太儿女。”

    随后,他继续写道:

    我们要用这个行动引起苏联政府领导人注意……,并向他们宣布,允许我们犹太人回归祖国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的。全世界的犹太人!为你们苏联兄弟的自由而奋斗是你们的神圣职责。活着还是死去,是俄国犹太人的命运,我们知道这命运很大程度肩负在你们身上。

    爱德华觉得这个事情有点滑稽,他无法理解双方的立场。

    尤其是苏联政府,为什么死卡着不让这些人离开?

    只要以色列愿意收,那么把这些不安定份子送出去岂不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不要说什么这些异见者去了国外就会成为境外势力,实际上他们不安的力量源泉在境内而非境外。

    再说了,往外一送,让这些人去他们的梦想之国住几年,现实很快会让他们清醒的,甚至要求回归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咳咳,不信问问现在在以色列的卡哈尼拉比,如果合众国愿意赦免他罪过的话,他是否愿意再度成为美国公民?

    至少在合众国,可没有警察把他粗暴的压在警车引擎盖上……

    实际上这事情就和男女结婚一样,合则来不合则去,只要别带着太多机密的,走就走呗……

    伟人不也说过,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就由他去吧……

    以当下苏联对犹太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