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5章 赫尔辛基守望者

前途都不可估量。

    然而变故发生在他17岁时,他最好的一个朋友发现他是犹太人,于是狠狠的揍了他一顿,大声对他叫骂“犹大,犹大”这件事对库达耶夫发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激发起他对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趣和对以色列的关心。

    之后他放弃了阿纳托利-这是个典型的俄罗斯名,而为自己取了一个非常典型的犹太名字“纳坦”。

    然后经常在阿希波夫街的犹太教堂(外面)留连忘返。

    在那里他认识了娜塔丽亚·斯泰格利茨,也想移民去以色列,她后来改名叫维塔。

    1972年库达耶夫申请移居以色列,但遭到苏联当局的拒绝。

    库达耶夫决定,与其参加日渐增长的“不准出境者”的队伍,用漫长的等待换来无穷无尽的失望。

    倒不如在苏联这个制度下兵行险着-然让自己成为一个政治上的刺头,以自己不停的闹事,来换取当局的妥协。

    应该说这小伙子很机灵,并且看透了苏联政治的关键处-官僚阶层不怕出事,而是怕事情出在自己辖区。

    库达耶夫拥有强大的执行力,一旦确定后计划后,他就开始频繁的加入各种政治抗议活动当中。

    而且这家伙的狡猾之处在于,他一边闹,一边却在找关系去联系负责审批出境护照部门的魏林将军。

    最终他获得了一次和后者面对面谈话的机会。

    库达耶夫具体说了什么已经无法考证。

    但据说会谈的结果不错魏林将军倒是答应,如果库达耶夫能够保持安静,哪怕只是三个月的安静。

    那么作为对合作的嘉许,他就可以得到签证。

    魏林将军甚至表示以“一个gc党将军的荣誉”作保证。

    价码不错,并且证明库达耶夫的判断是对的。

    于是纳坦·库达耶夫一下子就沉默起来,从积极的反对份子变成了一个安静的修士,并且真的在三个月没有参加参加任何游行示威和抗议活动。

    然而合作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结果。

    魏国林将军后来通知下库达耶夫,他移居国外的申请最终被否了。

    这直接激怒了库达耶夫,这不是单纯的否决其移民申请,本质上是一场嘲弄和羞辱。

    库达耶夫决定不再保持沉默,他又再度加入到抗议者的队伍中去。

    与此同时维塔的申请倒是被批准了,很快她就可以移居去以色列。

    但维塔一心想要和库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