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3章 信服

壶开始介绍。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是由华夏隋唐时古西域地名译来。”

    “依据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又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丁有为瞬间从玉佩中抽身而出:“等等,你再说一遍,分为哪些?”

    周阳重复:“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和透明珐琅。”

    “你他喵能不能别打断我?”

    念课文被打断很难受的好吗,还得重新找在哪一行。

    丁有为摸了摸手臂,不好意思道:“行,小同志,你继续,慢慢讲。”

    他从附近端来一杯茶,道:“边喝茶边讲讲。”

    赵德柱无语。

    这种事又开始了。

    这种节奏又来了。

    娘的周阳。

    信不信我一脚给你的夜壶踹爆?

    周阳两只脚夹住夜壶,继续念课文。

    “珐琅是将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釉料,涂施于经过金属加工工艺制作后的金属制品的表面,经干燥、烧成等制作步骤后,所得到的复合性工艺品。”

    “其中,掐丝珐琅又有一个别称很美。”

    “周阳,你搁着念课文?还卖关子,去你娘的珐琅彩,接着编。”

    周阳踹了赵德柱一脚,道:“赵日天,你别给老子吵吵,不乐意滚蛋。”

    赵德柱气得牙床发抖:“赵日天?”

    周阳道:“你那名字里一根大柱子,不就是想日天吗。”

    赵德柱当即就要爆发,被丁有为拦住。

    “赵同志,别和孩子计较,且听他讲讲。”

    “景泰蓝,我的确听说过这种瓷,据说是明代中期景泰年间的名瓷。”

    “孩子,你既然说这是清赏瓶,又怎会是明代景泰蓝呢?”

    周阳质问:“听我说完,你自然就懂了。”

    “珐琅器主要有两种,一是源自波斯的铜胎掐丝珐琅,约在蒙元时期传至华夏,明代开始大量烧制,并于景泰年间达到了一个高峰,后世称其为“景泰蓝”。”

    “此后,景泰蓝就成了铜胎掐丝珐琅器的代称。”

    “另一种是来自欧洲的画珐琅工艺,它在清康熙年间始传入华夏。”

    丁有为恍然:“原来是代称。”

    “这么说,这玩意是真是清代珐琅赏瓶?”

    “你手里那个木头盒子是什么,莫非也是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