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谭洛抱上床,帮她盖好被子,自己则走到另一旁换衣服。
“王爷,你去过终南山吗?”谭洛侧躺在床上,用一只胳膊将头支起,看着李墨壮实的身躯问道。
“没去过,终南山是秦岭山脉的支脉,山上长年有没有溶化尽的积雪,很冷,所以并没有去过。”
谭洛点点头,“原来是这样,王爷,往年科考的试题都是礼部来出题目吗?”
“通常情况下由礼部主持,但是有的时候吏部或其他朝中要员也会参与,或者由皇帝亲自命题。”
李墨换好了衣服坐在床边,看着谭洛,“洛儿怎么忽然对科考的事情这么感兴趣了?”
“我在想要不要开个私塾,培养一批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算、明字之类的。”既然自己已经知道了一部分考题,那就要想办法让它派上用场,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循循善诱,让进京赶考的书生们都提前对这终南山有所思考,那就能大大增加考上进士、状元之类的几率,自己的私塾也就会扬名万里,学生就会越来越多。
“哦,没看出来啊,洛儿还有这么大的志向呢?”李墨打趣道。
“王爷,你别笑我,我现在好歹也是书局的尚宫了,怎么着也能为朝廷做点儿贡献输送些人才不是。而且,老王的翰佳书画院和云画坊里面有不少人才呢,都可以教书的。”
“嗯,洛儿说的有点道理。”
“科考试题一般都有什么啊?”
谭洛又到了需要李墨给她科普的时候,她一脸认真地笑着看李墨。
李墨有些无奈,“洛儿,你确定要大晚上的聊这个?”
看着谭洛坚定的眼神,他只好也钻进温暖的被窝,抱着谭洛给她讲解着,“科举考试的内容很多,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算、明字、一史、三史等。其中明经、进士两科尤为重要,因为现在大昭,许多朝中要员大多出自这两科。”
“那考什么呀,是考诗词歌赋还是论经释道啊?”
“明经主要考帖经,按古代圣贤立言来阐释义理,比较束缚人的思想,所以现在也不怎么考了。”
“进士主要考诗、赋,二者均是有韵的文体,它讲究文辞华美,音韵和谐,诗歌要对仗工稳,赋要骈骊顿挫,基本上可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学才华和学识水平。”
“所以现在考诗词歌赋的多?”
“对,诗赋现在是科举考试的一贯科目,考试方法很多,也苛刻,要想考中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