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对于这些弹劾,楚王只说这些都是自己的决定,与他人无关,这才使言官闭嘴。
这群人眼看楚王给柳霏霏撑腰,弹劾无望,又开始劝谏。起初楚王并不理会,然而这群言官真是把“谏不入、悦复谏”的精髓做到了极致。只要楚王不松口,他们就不停的劝谏,弄的楚王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嘴上同意不准军队种地、从商。
柳霏霏对于这些流言蜚语,表面上虽然一笑了之,心里仍然不免有些恐慌。但是她知道,现在楚王需要她,不会对她这么样。为了心里的太平盛世,她并不在乎。
楚王虽然嘴上不准军队经商,却并无实际行动,久而久之,各地军队争相效仿。因高郁提出由朝廷经商,直接将茶叶卖往他国,故朝廷多次派出使臣到各国谈判。各国基本同意楚国经商要求,并派出使臣回访。
其中以南粤国最为积极,多次派使臣出使楚国。粤国位于楚国南方,地广人稀、山多林密,国力较弱。但因地处偏远,中原王朝无法顾及,故其占据当地的刘氏画地称帝,自成一方霸主。其时皇帝刘砼,在位十余年,任用宦官和宫女为政,民不聊生。因其地方贫瘠,羡慕中原富庶,故愿与楚王交好,以得中原之物享乐。
然而事情总有偏差。粤国有次派出一百多人的使团,带着货物进入楚国境内时,被聚集当地的山贼抢了货物,还将使臣全部杀死。这使刘砼非常生气,派出使臣前来向楚王讨要说法。
楚国朝中因此事分为两派。以尚书右仆射拓跋恒、兵部尚书丁思瑾为首的主和派,建议向粤国赔款求和;以中书令许德勋、礼部尚书章元功为首的主战派,建议以此机会,直接派兵灭了粤国。
主和派的理由是国家贫弱,不宜动兵。就算打起来,也不一定能打得过粤国。而且就算赢了,也有夏、吴等国虎视眈眈,说不定粤国没打赢,自己却被灭国了。
主战派的理由是粤国乃是南方蛮夷,不通教化,且粤国内政不稳,正好趁此机会灭掉,以扩张地方。而且粤国向来无信,曾多次攻打楚国,若不一举平定粤国,将来难保不会背后插刀。
两派在朝堂上争论不休、各不相让,主战派昭希恒最为激进,弄的楚王没了办法,只得退朝,明日再议。
退朝之后,昭若恤到了柳霏霏的伯爵府。此时伯爵府早已完工,柳霏霏于年前搬了进来,搬家时楚王还亲自率百官恭贺。伯爵府较之“栀园”大出了许多,柳霏霏在府里种了许多花花草草,还专门修了个花园湖。
昭若恤到伯爵府从来不
这群人眼看楚王给柳霏霏撑腰,弹劾无望,又开始劝谏。起初楚王并不理会,然而这群言官真是把“谏不入、悦复谏”的精髓做到了极致。只要楚王不松口,他们就不停的劝谏,弄的楚王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嘴上同意不准军队种地、从商。
柳霏霏对于这些流言蜚语,表面上虽然一笑了之,心里仍然不免有些恐慌。但是她知道,现在楚王需要她,不会对她这么样。为了心里的太平盛世,她并不在乎。
楚王虽然嘴上不准军队经商,却并无实际行动,久而久之,各地军队争相效仿。因高郁提出由朝廷经商,直接将茶叶卖往他国,故朝廷多次派出使臣到各国谈判。各国基本同意楚国经商要求,并派出使臣回访。
其中以南粤国最为积极,多次派使臣出使楚国。粤国位于楚国南方,地广人稀、山多林密,国力较弱。但因地处偏远,中原王朝无法顾及,故其占据当地的刘氏画地称帝,自成一方霸主。其时皇帝刘砼,在位十余年,任用宦官和宫女为政,民不聊生。因其地方贫瘠,羡慕中原富庶,故愿与楚王交好,以得中原之物享乐。
然而事情总有偏差。粤国有次派出一百多人的使团,带着货物进入楚国境内时,被聚集当地的山贼抢了货物,还将使臣全部杀死。这使刘砼非常生气,派出使臣前来向楚王讨要说法。
楚国朝中因此事分为两派。以尚书右仆射拓跋恒、兵部尚书丁思瑾为首的主和派,建议向粤国赔款求和;以中书令许德勋、礼部尚书章元功为首的主战派,建议以此机会,直接派兵灭了粤国。
主和派的理由是国家贫弱,不宜动兵。就算打起来,也不一定能打得过粤国。而且就算赢了,也有夏、吴等国虎视眈眈,说不定粤国没打赢,自己却被灭国了。
主战派的理由是粤国乃是南方蛮夷,不通教化,且粤国内政不稳,正好趁此机会灭掉,以扩张地方。而且粤国向来无信,曾多次攻打楚国,若不一举平定粤国,将来难保不会背后插刀。
两派在朝堂上争论不休、各不相让,主战派昭希恒最为激进,弄的楚王没了办法,只得退朝,明日再议。
退朝之后,昭若恤到了柳霏霏的伯爵府。此时伯爵府早已完工,柳霏霏于年前搬了进来,搬家时楚王还亲自率百官恭贺。伯爵府较之“栀园”大出了许多,柳霏霏在府里种了许多花花草草,还专门修了个花园湖。
昭若恤到伯爵府从来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