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8章:大明的未来

也曾开口说过封妃子的事情。

    不过艾米拉和依拜蒂虽然好奇皇宫里的生活,但却不愿意住到皇宫里去。

    因为她们从小就是在狐胡国的王宫里长大,更加向往自由。

    并且去了王宫后,也很难再跟母后见面了。

    自生下来到现在,她们还未来没有跟母后分开后。

    朱英知道了姐妹花的想法,也没有强求。

    西域那边跟大明在理念上有很大的不同,她们没有名分的这个概念,也由着她们了。

    回了宫里。

    朱英就向朱元璋汇报情况。

    “如今火车已经完工,也就剩下些雕刻装饰,今明两日内便能做好。”

    朱元璋问道:“这火车的九节车厢可以坐多少人?”

    朱英回道:“这后边的七节车厢,共有一百四十个座位,前头的两节车厢是留给皇室专用,座位就少一些,可以坐个十几人的样子。”

    朱元璋道:“好,咱下一道谕旨,后日的朝会就直接在科研司那边开了。”

    “大孙你是不知道,这些百官里有不少人在弹劾科研司,说每年花费的宝钞太多了,如今他们看到火车的出现,应该是能够把嘴巴闭上了。”

    “谁要是再跟我叨叨,那就下乡种田去,省得占着这高位。”

    科研司每年的经费,起步都是在一万万宝钞,并且这几年更高了。

    俸禄工钱,只不过这拨款的领头。

    比如朱英为了更多的钢材来制造火车,直接就在周边造了二十家炼钢厂。

    这些炼钢厂也不存在经营交易,都隶属于科研司,专供给科研司生产钢材。

    炼钢厂的运转,是依托多个蒸汽机。

    而这些蒸汽机,同时需要大量的石炭。

    采购的支出,自然最后算在了科研司的总费用里。

    火车为什么能这么快造出来。

    很多人只是看到科研司这边进度飞快,朱英随口说个挂钩,数日功夫就能造出来。

    却忽略了在这背后,是十万人三班倒的连轴转。

    挂钩的任务下达,就有八十位木匠大师傅在黄观的领导下尝试着各种构造方式。

    八十位木匠还有将近两百学徒打下手。

    而火车,几乎每个部件都有专门负责的小组。

    是真正意义上的手搓火车。

    花费再大,在朱英看来全都是值得的。

    不过很多官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