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他们就断粮了。
平叛军眼见如此,只好一面派人催运辎重,一向派兵向附近村寨、城池“借粮”。
可这一次迎接他们的,却不是恭敬的接迎,也没有大碗的粗茶了,而是神出鬼没的冷箭。
一番番苦战,“借粮”的官兵被神出鬼没有的冷箭手和巷战的叛军杀的狼狈不堪。
那些部落叛军很凶残,而且非常狡猾。
“借粮”官兵一旦进入村寨城池,就是从四面八方无法预判的角度不断射来的竹箭、毒箭,乃至捕捉野兽的陷坑。
而一旦正面发生冲突,他们便陷入全民皆兵。
那些村寨城池的男女老少个个悍不畏死。
他们一边用官兵听不懂的土语恶毒地咒骂着,一边举着一切可以充当武器的农具、炊具。
平叛军最后抢到的那点粮食,本就杯水车薪。
这种钝刀子割肉的战法,更是叫人头痛。
可是,上万人马的吃喝是一笔巨大的消耗。
潼川本部的辎重跟不上,成都府路的辎重本就不是这一阶段应该供应的。
从成都府路那边放出的补给,此时应该刚刚上路,距这儿还远着呢。
就算他们一路之上不会受到神出鬼没的土著袭击,也是远水不救近渴。
于是,平叛军决定打下一座人口上万的大型城池,榆叶城。
如此一来,相信掳得的粮草,可以支撑一段时间。
但是在人家的地面上,全军出动是根本瞒不了人的。
等他们浩浩荡荡终于杀到那座城下,城头已经站满了凉山十二部的叛军将士。
城池虽然破烂,城墙也不高,可是这些土兵守城,居然颇有章法。
平叛军不得不怀疑,这些叛军中,是不是就有绿洲城护矿兵,摇身一变成了叛军的狗头军师。
平叛军劳师远征,道路难行,本就没有携带什么重型武器,守城的土兵又突然得到了宋军守城的精要。
这城久攻不下,肚里又没粮,平叛军只好灰头土脸地重返绿洲城。
好歹那儿有石头城可以做为戍地,不用担心被人趁夜偷袭。
但是等他们垂头丧气地回到绿洲城,城头却已飘扬起叛军的大旗。
这还罢了,叛军还把那百余门消失的虎蹲炮,重新架上了城墙。
原来,叛军之前摆下空城计的时候,这些炮根本没有搬走,而是就地掩埋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