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章 墨翟

许和我们看水浒传差不多。

    所以,如果现在赵国话没有成为华夏的官话,万一以后在历史中消失中,千百年后后人就不能轻松看懂赵安现在的赵话文了,赵安写的白话文,只会被后人当作春秋金文被研究。

    这样一比较,还能觉得,上古时期,白话文好过文言文?

    简单来说,就是春秋时期文言文作为华夏统一书面语,比他写的赵话文更好传播到整个华夏地区。

    赵安可以说很清楚。

    继承原身的知识,他也会写文言文,但他还是选择写白话文。

    因为白话文还有文言文没有优点。

    没有错,这个时代唯有士大夫识字,为了降低阅读门槛,用白话文写文章,作用只能说一般,士大夫本来就看懂文言文,只能说对赵国人更好理解。

    但是,等到文字普及后,白话文的作用就能显现,白话文便于理解的优点就会被急剧扩大,还不会像文言文那般可能不好理解,甚至在文意上出现歧义。

    文言文经常出现省略用法,海可能是东海、北海,反之白话文就不会有这个问题,意思清晰,说海就真的指的是海。

    科学,是不能模棱两可的,赵安很清楚,文言文体系下,不可能出现严谨的科学,只能是经验科学。

    科学的表述,也必须是一清二楚的、用文言文,真正意思都要思考半天,谁有心思研究去研究科学?

    文言文简洁,契合上古汉语的单音节词为主的环境,方便传播到其他国家,在这个春秋时代还部是优点,后来南北朝时期,文言文和日常用语渐渐出现了隔阂,到了近现代文言文的优点部变为了缺点,成为了华夏族切肤之痛。

    想到千百年后,列强侵略华夏,赵安怎么能容忍,坐视不理?

    为了科学的发展,赵安势必想推广白话文,这才是赵安真正目的所在。

    科学,就不能用文言文来书写,需要白话文来表述、分解和逻辑推导!

    “希望历史从此刻开始改变吧。”

    赵安望着天,幽幽地感叹。

    用白话文书写,是前所未有的事。如果蝴蝶闪动翅膀,真能引起一场大风暴,就让他做那一只蝴蝶,掀起这个世界华夏科技之变革。

    此外,赵安穿越过来就发现一件趣事,标点符号他首创,这个时代也是有句读符号,真是他小看古人了。

    事实上,春秋时代就存在标点符号,就是不统一过,有的地方用空格表示句读,有的用横线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