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八十三章 契机

结识刚好十载,一同走来到今天,是不是还有些做梦的感觉?至少我是这样,这也似乎是老天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而我们应该有这种使命感和当仁不让的气势!”

    沈静笑着将谭延闿的手拨开说道:“说的轻松!等哪天咱们俩人调换一下位置你就知道了!”

    虽然谭延闿嘴上说的并不是很在乎蒙古和新疆的问题,但是大话都是需要实力来保证的,况且在这新政权刚刚建立没两年,若是蒙古和新疆在这个时候宣布脱离中国自立门户,无疑对中国的新政府而言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政府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形象和威信将会荡然无存,并且在对外外交上将会更加被动。

    谭延闿给予的回应便是加大了练兵的速度和规模,好在与德国在胶州湾冲突之后中德关系很快的便恢复了正常,而新政权建立后德国和中国的关系也日趋紧密,中德之间的军事合作可以说是中国外交关系上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谭延闿向德国派出了更多的军事留学生,而这些留学生在德国学习深造一两年之后返回中国正好赶上了这个中国极力扩充陆军的时代,大批年轻的军官充实到中国陆军当中,这也减轻了中国陆军质量因为扩军而导致下滑的趋势。

    与中国政府在军事实力不断增强促进外交话语越来越强硬不同,俄国对华的态度是根据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进度而逐渐增强的。继俄国在1903年向中国派遣分舰队充实太平洋舰队之后,1904年二月又一支由一艘战列舰两艘重型巡洋舰组成的分舰队从波罗的海出发驶往中国。相对于陆军,谭延闿是“欢迎”俄国扩充其在远东太平洋舰队的规模的,俄国海军在远东的力量还在中国海军的控制能力范围之内,而谭延闿的对付俄国海军的杀手锏并没有选择倚靠传统的大舰巨炮对决,而是侧重于潜艇偷袭——战争总是要打响的,一旦战争打响那对于中国而言胜利就是一切,明面上的中国海军是为了应付俄国很可能会从欧洲调遣来的大舰队,至于远东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则是潜艇的“猎物”。

    直到现在中国的潜艇部队依然十分隐蔽,外界有传言中国已经试制了潜艇,但是任谁也不会想到中国现在拥有潜艇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三十九艘之多,其中二十八艘是近海攻击潜艇,其余十一艘是为两大海军基地守老窝用的近程全电动潜艇。天津汽车厂的内燃机研究设计院已经彻底剥离出来,他们现在的主攻方向依旧是汽油机,已经可以做到生产合格的汽油内燃机,不过他们更加关注的是相对安全的柴油内燃机,只是在国外目前来说柴油机的性能也没法和汽油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