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六二章 分歧(七)

��否则欧洲全都是中国制造”的问题,也是一样的。

    运输能力一旦进步,一旦允许商业继续发展,都能搞大规模粮食运输了,这运力,松苏地区凭借棉花成本、棉纱成本等,不直接一波把湖北的棉纺织冲死?

    历史上,湖北小农经济的崩溃,就是二鸦之后的子口税问题。

    而同样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早期贸易,也有这样一种倾向——【因为运输成本固定,故而公司倾向于运输高附加值的商品。棉布,优先于棉纱;棉纱,优先于原棉】。

    长江航运也是一样。

    一旦放开,松苏等先发地区凭借海外原材料产地和海运优势,其棉布不敢说彻底冲死湖北的纺织业,但最起码,【川盐入楚、楚布入川】的贸易格局,就会改变。

    而限制……比如说,对松苏棉布征收子口税、对松苏棉纱免税。

    这,和英国为保护兰开夏的棉纺织业,搞《东方棉布禁止令》,但对印度原棉免税,同时通过《曼彻斯特法桉》允许曼彻斯坦的棉布绕开《棉布禁止令》,其实也没啥本质上的区别。

    是以,这个问题是不是无解的?

    不是。

    学英国。

    依靠强有力的国家管控手段、强势的管控政策。

    不要上来就搞全国的统一大市场。

    一旦完成了货币改革、运输业发展,直接激进到太子在湖北玩的那种激进工商业政策,搞全国的统一大市场,那就真成先发地区殖民后发地区了。

    是要出大事的。

    所以,这需要统治技巧。

    不可过于激进。

    过于激进,容易物极必反,而不是怕别的。

    理论上,可以通过对松苏棉布征收“内部高税”,但对海外的棉纱免税,刺激湖北的棉纺织业,效南通故事——织而不纺,皆用成纱,本地资本原始积累,借湖南湖北四川市场,发展纺织业。

    换言之:太子在湖北玩砸了之后,大顺必须要进一步、退两步,不要再搞激进政策了,再搞几次激进政策,真可能换来旧势力的全面反动大反扑。

    要依靠调控政策,甚至依靠“本土通关税”的这种奇葩的反国内大市场的政策,一点点制造“多点开花、各省皆有所发展”的局面。

    站在资产阶级的角度看,本土通关税,反动吗?

    反动的不得了。

    资产阶级的任务,就是创造一个世界市场,而创造世界市场之前要先创造国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