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汉初的儒道死磕——by风的野望

是出了名的,闻之大怒,于是交给辕固生一个高尚而坚巨的任务到猪圈里去刺头猪给我看看。让辕固生背背“窈窕淑女,君子好求”他在行,让他去刺猪不是要他的亲命吗。景帝在一旁看到,不忍让辕固生惨死于猪口下,就偷偷给了姓辕的一把利刃,于是这有正史以来第一次人猪大战,以辕固生的一击致猪性命而告收场。前有《庄子》篇的庖丁解牛,今有儒家的辕生刺猪,儒道两家在牲畜屠宰这个行业上居然也能打个平手.

    窦太后对儒道相争的干预一直持续到汉武帝年间,而且这时期的争斗已越发血雨腥风起来。

    儒家进汉室宫廷的时间要比道家晚。春秋战国时期孔孟学说虽然流传甚广,但真正被诸侯国接受用于治国的几乎没有(《史记》载,只有魏文侯用了一段儒家学说)。齐国建稷下学宫的时候,由于邻近的缘故,孟子、荀子也常去蹭饭,但稷下学宫的风气主流是借黄帝、姜太公、管子之名流传的道家、兵家、法家,儒家在那里只能打打擦边球。荀子是战国时期最后一个大儒,但他的两个著名学生李斯和韩非子后来都投入了法家的怀抱。秦始皇东游时,鲁地儒生拍赢政的马屁拍到了马蹄上,结果成就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伟业,儒家与秦朝结了梁子,陈胜吴广起义时,孔子后裔孔甲为报前仇,居然给不识字的农民起义军送去孔家私藏多年的礼器以助一臂之力,结果陈胜兵败,孔甲也莫名其妙的死在军中。至此,儒家虽千辛万苦,但一直也没弄出点象样的名堂。

    汉朝建立后,把秦跳过去,追溯周朝为正统,这就要求创建天子之礼,刘邦带着一伙泥腿子出身的莽夫完全不懂仪礼是怎么一回事,于是汉初大儒叔孙通为汉制定了礼制,被刘邦封为太常,这样一些儒生才开始进入汉廷作官。吕后主政时重用的是打天下时的一些勇将,儒生靠边站,汉文帝喜刑名之学,也不太待见儒生,到了景帝时,天子、太后都是黄老的痴迷者,儒家在与道家的争斗中更是落了下风,到了汉武帝时儒家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

    儒家有当私塾先生的传统,所以在当官辅政之前,先出名的一些儒生往往与教书有关。吕后执政的时期,有个鲁国人叫申培公,因懂《诗经》被楚王刘郢请去给他的儿子刘戊当老师,由于教学太严,刘戊不但不记申培公的好,反而很忌恨他(读书总是很枯燥的,对于纨刳子弟更是如此),后来刘戊继任楚王后就没少给申培公小鞋穿,申培公一气之下就跑回长安去了。申培公有个学生叫王臧,他的运气要一点,他摊上的学生是汉景帝的儿子刘彻,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